基层创造,群众受益。作为山区26县之一的武义,如何穿新鞋、闯新路,写好新版山区致富经?以村集体为单位,有哪些强村方法、路径、业态、模式以及改革措施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姿态稳步推进?
今年县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各镇街、联盟学习借鉴“强村十法”、深化革新“富民二十招”,以变谋新引活水,下好共富根上一盘棋。为进一步推进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工作,将“统”的文章,“新”的文章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让村民既能“富口袋”,又能“富脑袋”,拥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县融媒体中心、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推出《强村富民引活水 第一书记亮新招》主题晒拼活动。
我们那么好奇,未来是什么样子?
当乡村成为一种符号,一份情怀,未来乡村便引来了更多期待。
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计划两年内初步完成未来产业、风貌等九大场景建设,五年内全面完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整体建设,打造武义南部旅游集散地,建成生态宜居型未来乡村。这是柳城畲族镇县后村的规划。
循着规划,我们找到了县后发展的新图景:
产业重塑,打造新门面。途客中国综合型酒店是县后村今年7月崛起的“新地标”。将原先缺少利用的村综合大楼翻新改造为酒店,使其成为迎来送往的配套设施,作为去往牛头山景区的必经之地,县后村的这一做法,既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又为打造武义南部旅游集散地这一目标进行了提前谋划。
品牌酒店的引进,让产业升级成为可能,也为村集体增收带来多一种支持要素。“首年为村集体带来42万收入,不到2个月留住近3000名游客”,这样的成绩单不可谓不醒目。
当然,“强村十法”中的“闲置盘活法”并非是盘活闲置这么简单。在县后村的发展蓝图里,通过盘活闲置而诞生的品牌酒店将与村域内原先的10余家酒店,30多家餐饮店组成“新战队”,为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蓄力;还要盘活山林资源,积极争取后千底、山塘背老茶山改造项目,改造面积100亩左右,改造后预计可增加租金收入9万元;推进文化礼堂所有装修与场地租赁等工作,让婚庆场地租赁及部分闲置用房租赁两项预计每年增加收入8万元成为现实。
未来,县后将是一个开放、兼容的宜居宜游村。高品质生活的创造,也许正从这里开始。
归属,就是一种幸福。作为千年古城,柳城的风貌里有时光的沉淀,从岁月里传递出的气质,本身就带着一种归属感,然后逐渐转化为一种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自在感。
慢悠悠地走在县后,听说宣平小吃网红一条街最近搭上了山海协作的快车,畅销,让这里的特色小吃产业日益壮大并成为一种标志;听说,东城门和未来公园重建工程、智慧停车场、儿童娱乐设施等都被纳入了计划;听说“老农天地”又添了新水果、新项目……
好像在历史里品味,又好像在当下逐梦。物质与精神同在的共富图景都被一一描绘进了县后村的自在未来里。
另一边,当数字化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县后村也成功“荣升”武义南部山区首个运用浙江乡村大脑的村庄。以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县后村建设数据驾驶舱接入浙江乡村大脑,提升治理效能。
数字未来里,县后村实施的“党建+未来治理”项目,将开发数字化治理系统,依托村主职干部分管——村干部负责——党员带头的三级网格治理模式,把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建在网络上。村民通过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提交需求,党员领办、村干部监管、主职干部兜底,足不出户解决问题,实现“一网到底”的乡村智治。
作为第二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里的一员,这个历史悠远的村庄正以青年一般的蓬勃朝气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