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350087302Y/2022-252946 | 发布机构: | 武义县卫生健康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2-12-22 11:05 |
中医药防疫历史悠久,在近年抗疫过程中,中医药以其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在提前预防、改善症状和减少转重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总结前期中医药对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地域气候、人群体质和近期病例临床特点,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第一部分 中药预防方案
一、成人预防方
处方:黄芪12g、炒白术9g、防风9g、银花9g、连翘9g、藿香9g 、芦根9g。
功效:益气固表,清热解毒。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二、儿童预防方
处方:黄芪6g、炒白术6g、防风6g、藿香6g、金银花6g、连翘3g、陈皮6g。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化湿。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三、老年人预防方
处方:黄芪10g、茯苓10g、炒白术6g、太子参6g、防风6g、百合6g、麦冬6g。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四、基础疾病者预防方
1.慢性呼吸道疾病缓解期
处方:黄芪12g、炒白术9g、防风9g、柴胡10g、黄芩9g、姜半夏9g、太子参10g。
功效:益气健脾,清热固表。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2.糖尿病患者
处方:黄芪12g、炒白术9g、防风9g、金银花10g、沙参9g、麦冬9g、芦根10g。
功效:滋阴固表,清热生津。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3.高血压患者
处方:黄芪10g、防风9g、菊花10g、桑叶10g、天麻10g。
功效:清热养阴,平肝固表。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4.冠心病患者
处方:黄芪10g、炒白术6g、防风6g、太子参10g、麦冬9g、五味子6g。
功效:益气固表,滋阴复脉。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五、密切接触者及医务人员预防方
处方: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10g、金银花10g、连翘10g 、杏仁9g、柴胡16g、黄芩 6g、姜半夏9g、太子参6g、陈皮6g、芦根10g、藿香9g。
功效:益气固表,平衡阴阳。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6日。
六、茶饮方
生黄芪9克、金银花5克、广藿香3克。每日一剂,开水泡服,代茶频频饮服。适宜普通人群的预防服用
第二部分 中医特色预防
一、香囊预防
艾叶8g、丁香1.5g、肉桂2g、藿香4g、苍术4g、石菖蒲4g。
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剂量混合后研磨成粉末,装入一个布袋做成香囊,一个香囊可以使用一周。过敏体质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佩戴。
二、艾灸贴敷疗法
针对老年及脾胃功能差不适合于服用汤药等患者,可选择艾灸(悬灸)疗法,穴位贴敷治疗。悬灸推荐选穴:气海、关元、双侧足三里、双侧鱼际。
穴位贴敷, 辨证选择特定穴位和中药,推荐选穴:双侧定喘、双侧肾俞、神阙、膻中。
三、耳穴压豆
常用耳穴:支气管、肺、肾、内分泌、神门、枕、脾、胃、大肠、交感等。
方法:耳穴压豆是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豆贴敷于相应耳穴并稍加压力,以穴位产生酸麻重胀感或发热为度。贴敷后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3~4分钟。每次贴压后保留1~2天,取下后让耳穴部位放松一晚,次日再以同样方法贴敷,一般5~6次为1个疗程。
四、拔罐
背腧穴为主,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
作用:拔罐是简便的中医康复手段,在调节亚健康状态、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较好效果。
注意事项:拔火罐应注意防止烫伤及引燃易燃物,留观时间不宜太长,拔罐时如出现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冷汗、头晕等应立即停止,并让患者平卧休息。
五、经穴推拿
(1)穴位按摩:太渊、膻中、中府、肺俞、肾俞、大肠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痒、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泽等。
方法:以大拇指放置于穴位上,拇指指腹触摸皮肤并稍加按压,小幅度的环转按揉腧穴,以产生酸胀温热感为佳,每次1~3分钟。
(2)经络推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均匀呼吸。用一手手掌大鱼际沿经络循行方向紧贴皮肤施力作直线往返快速摩擦,可两手掌交替进行,100~120次/分钟(每手摩擦 50~60 次/分钟) ,每条经络摩擦1分钟为宜。
六、运动康复疗法
(1)八段锦,有八个完整动作,可连贯练习,又可各动作单独习练,可重点练习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2)太极拳,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3)呼吸六字诀,“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依次每个字6秒,反复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议每天1~2组,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调整当天运动方式及总量。
特别提醒
1.中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妊娠期妇女慎用(不建议使用)。
3.对已知药物有过敏史者不建议使用。
4.如有咳嗽、发热、咽痛、乏力、腹泻等症状,请做好个人防护,请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