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部门动态
索引号: 11330723735276200H/2022-251804 发布机构: 县发改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12-06 09:45

发改局2022年工作成效和主要亮点

来源: 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 2022-12-06 09:45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一)有效投资提质扩量。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领跑全市。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1%,分别高于全市、全省3.3和7.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居全市第一。二是3项结构性投资高位运行。民间项目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均保持快速增长,位居全市前列,增速分别为70.4%、87.8%、44.1%,分别高于全市平均54.2、70、30.9个百分点。三是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争取到省“4+1”重大项目11个,项目数位居全市第二。其中,6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全市第一;争取到市县长项目4个,现已100%落地,为历年同期最高。争取到省重点建设项目4个,前三季度,完成投资5.48亿元,完成率99.64%。四是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通用机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机场场址取得军方批复,拟与东部战区签订军地协议,目前协议已送交省发改委征求相关厅局意见。谋划建设万亩千亿平台,筹备参加市级万亩千亿平台评审,平台核心项目年产8亿米超高速高聚光纤及应用生产基地项目已开工入库。

(二)要素争取成效显现。一是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4408万元。其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争取到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2000万元,为全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1个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农产融合示范园项目。二是抢抓政策窗口成效明显。争取并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4个,专项债券额度12.56亿元,目前1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资金使用率100%。成功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6.54亿元,投放额度位全市第一。申报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项目18个,贷款需求6.26亿元,6个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涉及贷款需求2.3亿元。积极申报并获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中长期贷款项目20个,已投放4个,投放贷款金额5136万元,全市第四。三是土地要素争取取得成效。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kt/a聚全氟乙丙烯及5kt/a聚偏氟乙烯项目成功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预计可奖励土地指标64亩。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一是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出台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启动编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7.33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全市首位。二是助企纾困落细落实。全面细化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牵头梳理形成《武义县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汇编》,面向企业开展多渠道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使用率。兑现2021年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584.883万元,惠及企业86家。三是服务业招商扎实推进。制定实施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今年全县累计培育服务业企业56家,其中月度入库服务业企业2家;签约服务业项目13个,落地9个。

(四)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是推进“两山银行”试点建设。启动编制武义县“两山合作社”试点实施方案,经过协调讨论,现已形成送审稿。二是节能降耗实现数字化管理。开发并试运行工业企业数智管理服务应用“能源智控”场景,实现企业用能预算化、数字化。前三季度无新上高耗能项目,全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4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降低6.9%,全市排名第五。三是清洁能源体系优化。深化整县光伏试点建设,前三季度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6.1兆瓦。积极向上对接,推动抽水蓄能项目列入国家能源中长期规划。

(五)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县列入全省第一批“浙里新市民”应用复制推广工作试点单位,新市民可通过浙里办在线获得相关服务。李强县长在全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工作理论研讨会作了《创新新居民同等化服务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经验介绍。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柳城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创建,现已完成综合规划编制并顺利通过省规划论证组论证。完成温泉小镇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及年度考核现场核查。

(六)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更协调。一是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建立“山区26县、共同富裕考核指标统筹推进工作机制”,每个考核指标落实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工作推进计划,专题召开6次指标分析会议,针对落后指标发出提醒函。联合纪委、督考办、共富专班开展工作督查,将山区26县考核指标工作纳入全县季度、年度考核及季度晒拼创,比学赶超氛围更加浓厚。二是加快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建设。落实落细“一县一策”,培育做强新材料产业。整合科技城、新材料产业园、装备制造园,重点发展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3.61平方公里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前三季度招引项目10个,完成投资5.6亿元。三是推动三大“飞地”建设。海宁-武义“消薄飞地”一期已建成投产,入驻企业24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武义每年可获得分红1200万元。杭州“科创飞地”拟于今年正式交付,面积7530平方米。永康-武义“产业飞地”完成共建协议签署,正式落地永康市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538.7亩,现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申报以及专家评审等工作。四是迭代升级山海协作。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6个,完成投资20.3亿元。与永康、绍兴越城建立了跨区域教共体关系。与海宁合作开展贫困学生“弄潮儿成长计划”,8名困难学子获得资助。落实1200万援建资金,实施村集体增收、民生项目等援建项目10个,打造碗铺村、车门村、叶长埠村等一批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与海宁合作开展社工考试岗前培训、技术经纪人培训等交流培训1258人次。

(七)经济社会改革持续深化。一是营商环境更加优化。17个案例纳入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库,位列全市第二。上半年,我县营商环境指标模拟考核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工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极速验收”审批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改革等,加速项目审批。前三季度,完成各类项目审批533件,同比增长81.91%,项目总投资额达2209.38亿元。完成新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项目极简审批9宗,完成“极速验收”项目31个。一般企业投资项目部门审批平均用时2.14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年内立项项目开工率94.76%,排名全市第三。三是牵头推进数字社会系统建设。今年共谋划数字社会应用21个,重点推进建设8个,现已争取到省级试点3个,市级试点2个。迭代升级“武义农村供水”“武义城市供水”应用,日均点击量保持在1500人次以上。丰富应用场景,溪南未来社区上架场景应用3个,履坦镇坛头村等2个未来乡村上架场景应用7个,访问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围绕数字社会8条跑道和有关应用,推出制度成果5项。四是“信用+”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审核县人大、县政协候选人信用审核336人次。审核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169人。审核第六届享受县政府津贴优秀人才推荐人选148人,人民“双满意”公务员105人,第七届“浙江慈善奖”企业2家,“八婺大金匠”“八婺杰出金匠”推荐对象18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人员4人。审核2021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申报企业92家,商贸开门红申报企业49家,2021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企业5011家。五是价格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实施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前三季度为企业减少电力接入工程费3738万元。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召开政策宣贯会,推出系列政策解读文章等,为企业做好政策解读服务。

(八)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加强。一是统筹规范充电桩建设。编制实施《武义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前三季度,全县新增充电站7座,充电桩30个,争取到充电桩补贴资金81.67万元。二是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成立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完善保供稳价调度协调机制,牵头抓好20项保供稳价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三是做好完成第十七届省运会武义赛区筹办综合保障工作。完成省运会网球、短网、桥牌、跆拳道四项比赛,以及火炬传递的综合保障工作。出动保障人员70人次,车辆27车次,开展巡查10余次,保障赛事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