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735276200H/2022-251941 | 发布机构: | 县发改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2-12-07 10:17 |
今年以来,武义县积极有效应对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原则,先后出台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全县服务业发展活力逐步释放,发展层次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良好。上半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7.33亿元,同比增长5.0%,全市排名第1,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市首位。
表1 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市排名情况 | |||
地区 | 2022年上半年增速(排名) | 2021年上半年增速(排名) | 两年年均增速(排名) |
金华市 | 1.6 | 12.7 | 7.01 |
婺城 | 0.7(9) | 11.7(8) | 6.06(9) |
开发 | 2.0(4) | 10.9(9) | 6.36(8) |
金东 | 1.2(6) | 11.8(7) | 6.37(7) |
武义 | 5.0(1) | 12.9(4) | 8.88(1) |
浦江 | 2.4(3) | 9.1(10) | 5.7(10) |
磐安 | 0.9(8) | 13.4(3) | 6.97(5) |
兰溪 | 1.2(6) | 15.3(2) | 8.02(3) |
义乌 | 3.8(2) | 12(6) | 7.82(4) |
东阳 | 0.7(9) | 16.6(1) | 8.36(2) |
永康 | 1.6(5) | 12.5(5) | 6.91(6) |
一、一季度服务业运行情况
(一)从两年平均增速看,服务业恢复性发展势头稳定。
从表2看,我县服务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从2020年一季度起持续高于全市水平,总体呈向上增长趋势,服务业恢复性发展态势良好。但二季度市、县服务业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2022年上半年平均增速回落至2021年上半年水平,但两年平均增速排名仍位列全市第一。
(二)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平稳,行业运行表现良好。
规模以上服务业各项指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上半年(1-5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排名全市第三;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二,已连续3月位居全市前列。
(三)三产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投资比重过高。
上半年我县完成服务业投资19.93亿元,同比下降2.6%,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8%。其中房地产投资10.34亿元,同比增长92.54%,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为51.87%,较上年同期占比(26.24%)提高25.63个百分点。
表3 上半年服务业投资情况
投资类型 | 2022年上半年完成量(亿元) | 2022年上半年增速(%) | 2021年上半年增速(%) |
固定资产投资 | 34.33 | 16.2 | 18.4 |
服务业投资 | 19.93 | -2.6 | 16.6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10.34 | 51.87 | 43.2 |
(四)三产税收持续发力,税收形势略好于二产。
上半年,第三产业税收入库9.36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好于全县税收增长水平,且高于第二产业(-24.58%)。第三产业税收占比达34.04%,较去年同期提升约6.2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持续发力,有效拉动服务业税收。其中房地产业实现税收4.17亿元,同比增长18.76%,占三产税收比重为44.55%;金融业实现税收1.97亿元,同比增长31.11%;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增长20.7%、26.88%,税收合计1.45亿元。
二、重点行业运行情况
从当年增速看,服务业七大行业11项GDP基础指标“八正三负”,除了住宿业销售额、餐饮业销售额、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外,其他指标均保持正增长(详见表4),其中全市排名前三的有7项。相比上年同期水平,除批发业销售额、限上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金融业存贷款余额外,其他8项行业指标增速均有所回落,特别是住宿餐饮业销售额、公路运输总周转量、房地产销售面积与上年同期增长水平相比,分别下降49.9、41、46.2、42.4个百分点。
表4 上半年服务业主要指标情况
序号 | 行业指标 | 牵头单位 | 2022年上半年增速(%) | 2021年上半年增速(%) | 金华市上半年增速(%) | 两年年均增速(%) | 金华市两年年均增速(%) |
1 | 批发业销售额 | 经商局 | 49.6(1) | 25.4 | 19.9 | 36.97 | 29.19 |
2 | 零售业销售额 | 经商局 | 8.0(2) | 37.2 | 4.8 | 21.73 | 17.75 |
3 | 住宿业销售额 | 文广旅体局 | -6.9(7) | 43 | -18.1 | 15.38 | 13.07 |
4 | 餐饮业销售额 | 文广旅体局 | -1.2(7) | 39.8 | 1.8 | 17.53 | 21.87 |
5 |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 | 交通运输局 | -11.1(3) | 35.1 | -15.4 | 9.59 | 5.91 |
6 | 限上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 | 交通运输局 | 107.8(1) | -45.4 | / | 6.52 | / |
7 | 邮政业务总量 | 邮管局 | 13.22(5) | 42.3 | 34 | 26.93 | 36.18 |
8 | 金融业存贷款余额 (本外币) | 金融办 | 17.46(2) | 15.0 | 15.56 | 16.22 | 14.22 |
9 | 房地产销售面积 | 建设局 | 3.1(2) | 45.5 | -41.1 | 22.48 | -2.92 |
10 | 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错月) | 发改局 | 38.2(2) | 69.7 | 21.7 | 53.14 | 20.04 |
11 | 非营利性工资总额 | 财政局 | 1.08(5) | 7.0 | 0.85 | 4.00 | 7.22 |
(一)营利性服务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错月指标)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38.2%,全市第二;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为53.14%,高于全市水平23个百分点。开年以来,我县通过开展“战疫情抢发展双月攻坚”、“稳进提质”等行动,优化助企纾困政策,推进政策红利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为我县营利性服务业的恢复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全县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2月、3月、4月和5月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0.9%,43.8%,42.7%,38.2%,连续3月保持全市第二。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持续发力,上半年(1-5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9%,为全县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批零业表现亮眼,零售业增长压力较大。今年以来,陆续印发实施《2022年武义县消费券派发方案》、《2022年武义县第二季度消费券派发方案》,提振大宗商品消费,有效拉动汽车、石油等大宗商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4亿元,增速7.6%,排名全市第二;全行业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49.6%,排名全市第一;全行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8%,排名全市第二。与上年同期相比,零售业销售额增速下滑29.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一是基数较高,2021年上半年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7.2%,导致本年度行业基数较高。二是消费券撬动作用低于预期。留武过春节消费券与返岗消费券合计共1.45万人领取,领取金额875.35万元,核销788.3万元,虽然核销率高达90.1%,但由于券种金额的设置,实际拉动销售额仅1700万元左右。二季度消费券活动中,普惠消费券900万元,实际核销金额847.5万元,拉动消费1939.1万元。两轮消费券活动,拉动比例约1比2,消费拉动效果不明显。
(三)住宿餐饮业受疫情影响明显。上半年,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6.9%,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2%,均排名全市第七。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86亿元,同比下降5.9%,全市排名第六,主要原因有:一是上年同期疫情好转导致消费恢复迅速,增幅大幅上升,对今年形成较高基数;二是上半年疫情多地散发,尤其作为主要客源市场的上海地区游客出行受限,县外客人骤降,对住宿行业打击较大;三是大部分限上住宿企业被隔离征用,同时受征用后缓冲期影响,游客量不稳定。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0.71亿元,同比增长4.4%;但餐饮业限下样本体量占比达96%,部分新替换样本单位由于无上年同期数,增速过高,国家核定时被剔除汇总,导致整体限下样本增速不高,拉低全社会餐饮业销售额。
(四)财政金融形势平稳。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3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6%。各项存款增量同比多增,季末冲时点现象明显。截至6月底,全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3.8亿元,比年初增加77.46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76%,较上年回落1.84个百分点。一是住户存款为各项存款的增长主力,比年初增加41.1亿元,同比多增12.63亿元。二是非金融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33.46亿元,同比多增20.5亿元,定期存款新增较多,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存款新增的57.06%。三是季度月冲高现象明显,6月单月新增各项存款30.65亿元,占二季度全部新增存款的85.19%。各项贷款继续保持良好增势,企业贷款增长较快。截至6月底,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07.7亿元,比年初增加76.12亿元,同比多增27.82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2.2%。分部门看,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为增长主力,比年初增长59.9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78.74%,同比多增29.32亿元。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增长明显,全县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33.59亿元,同比多增23.87亿元。
(五)快递运输业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全县货运总规模下滑,营业性公路客运周转量3092万吨公里,货运周转量13467万吨公里,同比下降63.2%和9.9%,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下降-11.1%,但排名仍保持全市前列,位居全市第三。得益于上年新入库限上物流企业3家,限上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8%,全市排名第一,两年平均增速6.52%。上半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73亿元,同比增长13.22%,增速排名全市第五。但受油价上涨物流运输成本增加,且疫情多地散发后货物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邮政寄递服务、快递业务增长速度放缓。其中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529.32万件,同比增长21.43%;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0.31亿元,同比下降4.98%;全县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309.38万件,同比增长22.1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4亿元,同比下降0.57%。
(六)房地产业增长好于全市。上半年,房地产业各项指标环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均位居全市前列。1-6月,全县完成房地产投资额10.34亿元,同比增长92.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6.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增速排名全市第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2个百分点(-41.1%);房地产从业人员报酬同比增长32.88%,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七)非营利性工资总额承压增长。上半年,非营利性工资总额上升1.08%,排名全市第五,较上年同期水平位次提升5位,两年年均增速为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22%)。今年以来,财政局工资福利支出科目增速持续下滑,一季度非营利性工资总额出现负增长;得益于一套表样本企业城乡环境服务公司工资总额增速62.69%,有效拉动非营利工资总额增速转正。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呈下滑趋势。
从近三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看,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自2021年一季度之后逐步下滑,与全市服务业走向基本保持一致。尽管整体趋势仍保持稳步向上,但增速下行仍需引起关注。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影响:一是2021年一季度疫情防控情况较好,各地旅游业爆发性增长,有效带动其他服务业恢复性发展,拉高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二是2021年三季度以来多地疫情散发,对服务业冲击较大,尤其是餐饮住宿业和接触型服务业,持续受疫情影响。
![]() |
(二)疫情散发持续影响企业恢复进程。
从上半年数据看,大多数接触型服务业持续受疫情影响,恢复性发展进程受阻,尤其是限上住宿餐饮企业和旅行社。如住宿业企业,超半数住宿业企业上半年营业额比上年同期下降,其中唐风温泉、牛头山、璟园蝶来三家较大型住宿企业1-6月营业额合计比上年同期下降18.8%,拉低限上住宿8.2个百分点。全县18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中,12家企业业务量低于正常水平,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占全部企业数的66.7%,主要集中在旅行社等聚集性、接触式服务行业。尽管5月以来县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助企纾困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行社企业业务荒,增加企业营业收入,但国内疫情仍持续多点散发,短期内行业复苏难度较大。
(三)营利性服务业增速有所放缓,保持高增速难度较大。上半年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2%,环比第一季度和1-4月分别下降5.6和4.5个百分点。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影响:一是受疫情影响,从上半年数据(1-5月)看9家旅行社经营近乎停摆,仅有2家保持正增长,整体营收持续下降,预计旅行社营业总额(1-5月)下降幅度超50%,数据缺口高达7500万。二是新增企业动能拉动不足。全县18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中,上一年度新入库企业3家,其中月度入库企业1家,年度入库企业2家,年度入库的集散中心和童话公司1-5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和2%,拉低营收增速。三是下半年营利性服务业基数较高,预计增速将持续放缓。受月度新增企业拉动,上一年三季度开始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导致本年度行业基数较高,加之本年度服务业企业月度新增入库工作不理想,下半年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将逐步放缓。
(四)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受疫情反复冲击带来的居民收入下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叠加我县房地产市场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我县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上半年房地产业各项指标环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从全年基数看,下半年我县销售面积基数为30.22万平方米,是上半年基数的1.93倍。目前在库房地产开发项目23个,其中隆盛小微园、湖璟园等项目存量已基本销售完毕,在库项目中仅有仁合江南、金钰名筑、景瑞无双三个规模较大的房地产项目,待售面积相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从新增项目看,金湖商业中心综合体、国际数字贸易港项目两个项目销售面积尚不明朗。预计三季度开始,房地产各项指标将呈现下滑趋势:销售面积增速将出现大幅度下滑,房地产业工资总额增速受基数变大、销售面积下滑等因素影响,预计同步下行。
(五)非营利性服务业压力较大,将对GDP核算造成影响。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指标中,一套表增速该部分占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的5%,国家样本的工资总额增速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占比为47.5%,近三年工资总额增速占比为14.25%,教育、卫生行业应付职工薪酬占比为19%,财政局工资福利支出科目占比为14.25%。受城乡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影响,7月之后,该公司一套表增速预计出现下滑,预计将直接导致非营利性劳动工资总额三季度增速直接下滑近3个百分点,该指标预计降至-2%。根据一季度GDP核算来看,该项指标占比达8.6%,数据下滑将对我县GDP核算产生一定影响。
(五)民间服务业投资短板难以改善。一方面,过于依赖房地产投资。上半年,我县完成民间服务业投资12.7268亿元,其中民间房地产投资10.3378亿元,占比达81.23%。另一方面,若剔除房地产项目,一是在库民间服务业投资项目数量偏少,在库服务业项目共120项,其中民间投资项目仅18项,占比15%;二是民间服务业投资项目总量小,民间服务业投资(不含房地产)仅2.389亿元,仅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6.96%,且在库亿元以上民间投资项目仅9个,二季度新增入库项目3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
四、二季度工作重点
(一)加强部门协作明确目标。一是明确三季度工作目标。围绕市对县考核任务,县重点工作任务,上半年工作短板等,结合《武义县2022年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紧扣服务业重点工作,分行业明确三季度目标增速。二是发挥好服务业发展“月跟进,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扎实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三季度主要任务和各项工作,对工作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形成工作闭环,有效推动工作开展。三是通过服务业领导小组和7大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模式,围绕行业发展情况预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开展定期研判交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精准化解工作堵点。
(二)加大升规入统工作力度。强化企业升规入库工作,针对上半年企业、个体户入库及主辅分离工作不理想问题进行清单化解决。以“做多增量、提升质量”为目标,以“规上企业抓增长,上规企业抓入库,近规企业抓培育,新增企业抓跟踪”为路径,切实做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工作,力争为下半年创造新增量,为下一年行业发展打好基础。一是积极对接税务部门对入库培育中的26家单位进行经营情况跟进,及时掌握培育企业经营情况,动态调整企业培育名单,联合属地开展实地走访,辅导企业应统尽统。二是建议充分利用电商入库试点红利,依托《关于促进武义县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新政策,对智蒲电子商务、自然美家居、金跃动力等30余家电商企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入库指导,切实消除电商企业的税收顾虑,提高电商企业的入库数量,拉动全县批发零售业增长。
(三)精准施策激发消费活力。针对受疫情影响需要进一步持续恢复的商务服务业、接触性服务业等,依托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精准高效”原则迭代升级纾困政策,进一步加大企业纾困力度,提振企业信心,促进恢复消费活力。举办以 “浙里来消费,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的消费促进月活动,重点围绕养生休闲、民生用品、汽车出行等九大板块开展“1+9+N”消费活动,通过组织筹备露营产品展、“蜜梨节”、金秋购物节等特色活动,激发本地消费潜力。积极开展引流活动,联合“抖音”新媒体平台和“浙江广电集团”传统媒体开展年度战略合作,加强与知名旅游组织合作,优化旅游营销平台与渠道,吸引外地游客入武,激发消费潜力。
(四)加强企业业务指导。一是加强重点行业企业业务指导。根据服务业基础指标核算占比情况,加强对批发零售业、规上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等在库企业(样本企业)的统计业务指导,确保数据应统尽统,有效拉动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二是持续加强线下样本业务指导。根据上半年指标核算结果来看,限下单位核算占比高居不下,如零售业限上和限下占比为:13.9:86.1;餐饮业限上和限下占比为:4.6:95.4。针对样本单位瞒报、乱报、拒报等问题,相关部门、镇街、联盟不定期开展企业走访、业务指导或业务培训等工作,促进样本企业工作规范化,提升样本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五)持续推进服务业助企纾困。一是迭代服务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的原则,立足《关于助企纾困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战疫情抢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武义县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迭代升级服务业企业纾困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靠前发力,精准高效帮助我县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二是加强服务业政策宣传。做好《武义县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武义县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以政策引导,营造大抓服务业的良好氛围,鼓励企业进行整合、提升、上限、上规,提振服务业企业发展信心,激发服务业企业增长后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