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扶贫 >> 扶贫项目 >> 项目实施

擦亮农字底色 聚力全域共富 县农业农村局奋力跑出武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2-05-30 08:41

信息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县农业农村局奋力跑出武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加速度







  □ 记者 吴丁宁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农民农村是重点、乡村振兴是关键。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使命、大胆改革突破,实现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59亿元、同比增长4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8元,增长8.4%,增幅位列全市第三,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178元,增长23.5%,创五年新高,增幅位列山区26县市第一。

  接下来,县农业农村局将围绕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三农领域11条跑道细化任务书、明晰线路图、跑出加速度,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以改革赋能持续擦亮武义三农金名片。

  村富带民富

  拓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新路径

  用实用活“强村十法”,通过强村带弱村、谋划优质项目等系列举措,力争年底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80%以上,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30%以上。

  一是凝心聚力“强村经济”,“化零为整”推动项目强村。按照“县乡统筹、股份经营、保底分红”原则做强强村公司,多方面探索项目增收带动模式,大力推进众腾高科等项目进度,建设工业企业小微园、飞地和异地抱团等项目,力争每年向经济薄弱村支付2500万元左右项目分红。

  二是探索实施“借智共富”,“百团结对”推动资源强村。扎实推进“百团援助,协村共富”等行动,切实发挥“助村帮帮团”结对共建作用,确保本年度各镇街、联盟新增薄弱村抱团发展项目1个以上,各行政村谋划经营性项目1个以上。

  三是创新融合“接二连三”,“两山转化”推动产业强村。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体系,将具有农村产业融合新业态发展资源禀赋优势的区域纳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空间,每年安排80亩以上用地指标用于强村经济发展用地。

  产业促共富

  绘就特色产业致富新图景

  围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扩大优势资源溢出效应,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共富良性互动。

  一是强化科技兴农,大力实施双强行动。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本年度争取全面完成一批数字农业项目建设,力争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6.02%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以上,夯实共富物质基础。

  二是强化产业富农,扎实做优有机农业。深入实施有机农业提质行动,推动有机茶、有机国药、食用菌等富民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全年实现有机农业产业链产值8.5亿元。

  三是强化以工补农,持续激发创业活力。充分发挥重点群体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政策配套、环境营造,做强村宿经济、农房经济、小吃经济,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鼓励农村居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实现经济效益与富民效应双提升。

  先富帮后富

  构建低收入群体共富新格局

  以政策扶持、结对帮扶、数字改革为抓手,有效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路径,实现多维度共富扩面,确保低收入农户增幅全市第一。

  一是打好“联结助农”组合拳,推行“资金调配+分红反哺”共富模式。探索深化将上级补助资金注入村集体,集中入股到企业,低收入农户享固定比例分红,形成“村集体+农户+企业”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和精准稳定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是打好“金融惠农”组合拳,推行“特色贷款+绿色通道”助力模式。联合武义农商银行开展低收入农户金融助力行动试点,全面推广“浙里贷.共富贷”产品,为低收入农户创业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满足资金需求,激发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内生动力。

  三是打好“数字强农”组合拳,推进“数字改革+返贫致贫”预警模式。落实落细浙农帮扶系统建设,围绕低收入农户“我要帮促”一件事,打通57项帮促数据共享渠道,实行低收入农户红黄绿三色码管理,实现帮促数据“一键预警”,帮促政策“一单集成”,农户需求“一码通办”。

  砥砺奋进书华章,村强民富心始安。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以省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第一批强村惠民实践试点为契机,抓实三项“小切口、大撬动”的突破性举措,力争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新突破、工资性收入有新增长、经营性收入有新提高,奋力跑出武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加速度。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