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6661639575/2022-243645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2-05-09 10:55 |
过去五年,度假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特色小镇创建、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等中心工作,强化党建统领,凝聚共识、担当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卓有成效、项目建设持续有力、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现将度假区过去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及未来五年工作思路做如下汇报:
一、过去五年完成主要工作
2017年以来,度假区以特色小镇创建为核心,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各项工作。2020年5月,度假区迎来机构改革发展新机遇,自此温泉度假区拥有山海协作产业园和特色小镇两大产业平台,两个平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力擦亮武义“温泉康养”的旅游品牌。
(一)武义温泉小镇成功创成省级特色小镇
自2015年6月,武义温泉小镇列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历时6年,2021年创成省级特色小镇。自创建来,度假区紧紧围绕创建规划和验收标准,全力推进小镇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联盟的大力协助下,温泉小镇创建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度省考核较2019年度提升34位次,考核结果由合格晋升为良好。
1.小镇全域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围绕特色小镇创建和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要求,全力提升小镇整体环境,实施小镇创AAAA节点改造提升、景观提升等工程。目前,区域内共有国家AAAA级景区3个,璟园于2018年成功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武义温泉小镇于2021年初全域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
2.小镇产业建设成效显著。聚焦小镇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引领,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五年来,小镇引进飞神谷·四季和鸣、蝶来·望境、陌上花开(二期)、古岭后屋等重大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小镇已累计完成投资33.21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28.39亿元,占比85.47%。产业招引卓有成效,璟园与浙旅集团旗下蝶来品牌合作共同建设的精品民宿—蝶来·望境备受游客青睐。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蝶来·望境酒店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2021年1-10月营收已超2020年全年,璟园接待人次已达20.5万。飞神谷·四季合鸣项目引进融创、开元、极乐汤等知名品牌,联合打造高端温泉酒店。
3.武义温泉小镇顺利创成省级特色小镇。2021年初,武义温泉小镇达到省级特色小镇验收条件,于2021年6月顺利完成省专家组对小镇创建的现场验收工作。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武义温泉小镇创成省级特色小镇,武义温泉小镇开启新篇章。
(二)武义-海宁山海协作产业园成绩实现突破
武义-海宁山海协作产业园为武义、海宁两地政府利用两地资源禀赋携手打造的省级产业园。产业园管委会于2018年5月4日正式成立,2018年7月举行首期项目开工仪式。四年来,产业园扎实开展各项工作,2020年度省考核跃升至良好。
1.产业园规划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更加清晰。秉承着边规划边招商边建设的发展理念,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白天排摸资源,晚上走访调研,全面梳理区域内资源要素。2019年,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开展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暨总体策划工作,为产业园建设、招商引资描绘蓝图。2020年11月启动产业园规划修编工作;次年3月,产业园规划修编经县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发展布局更加清晰。
2.产业园项目基底跃现,“一园多点”更加凸显。充分利用山海协作资源优势,完善基础配套,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建设。目前,产业园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其中社会性投资9.87亿元。多点区块花田美地、小黄山畲族风情度假村等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其中花田美地花海景观每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以上。2021年9月18日,产业园标志性项目武义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式启动建设,总投资3亿元,建设高标准示范性产业融合园区,通过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武义特色农业现代化,积极打造绿色制造基地,探索山海协作共同富裕新道路。
(三)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五年来,度假区主动探索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探索建立“1+X”全员招商机制,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为区域内招引了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
1.招大引强,为区域产业搭建格局。通过建立招商项目库、完善招商要素、规范招商流程、主动跟进招商对象服务、领导及时介入等6大举措实现项目精准招商,构建了全员动员、全力推介、信息互通、协同联动的招商工作大格局。5年来,对接洽谈项目多达百余个,签订正式投资协议10个,框架协议10个,投资额待达79.63亿元,其中,已有7个项目已正式落地。
2.人才招引,为产业发展提供后劲。围绕特色小镇创建,在推动重点项目、重点产业落地的同时,度假区全力推动企业、人才、平台等产业链高端要素集聚。目前,已累计入驻企业达79家,其中旅游企业69家;拥有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0人,高中级专业技术、技能人员146人,其中国家专家1名、国家级大师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非遗传承人8名;共吸引入驻“双创”团队35个、合作研发机构30余家。
(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2017年以来,度假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3亿元,其中社会性投资15.11亿元。
1.探索温泉民宿集聚区集成改革,温泉风情街区培育建设初显成效。度假区紧紧围绕省温泉民宿集聚区集成改革和“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工作,全力培育温泉风情街区,温泉民宿集聚雏形初显。县域内率先打出“绿谷汤乡 时光溪里”村宿品牌。2021年积极鼓励村民参与共富建设,发动24户村民参与民宿改建。目前,已有15家正式(试营业),可提供客房129间、床位230张。其中,有12家加入村宿品牌由村宿运营公司统一运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行区。精心布局“美特精”高端温泉精品民宿。以温泉风情街区为中心,在区域内主干道沿线排摸资、布局系列高端温泉精品民宿。目前,悦泉居、璟园汤、蝶来·望境等一批高标准温泉精品民宿已建成营业;2021年,招引了观山园、36.5°、清源涵舍等一批高端精品民宿,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2.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产业配套跃然升级。五年来,度假区实施一系列政府性投资项目,共计86项,总投资1.99亿元,全面提升整体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道路沿线景观。一是精心布局了一大批景观改造工程。2017年以来,度假区开展区域环境优化、改造工作,累计实施各类景观节点提升、基础配套项目48个。其中,温泉南路两侧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投资共4845万元,大大提升了温泉南路武丽线道路两侧的景观。二是尽心推进了一大批村镇美丽工程。2017年,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共完成项目建设18个,累计投资2064.5万元,创建县级秀美村3个,县级精品村2个,原代管村溪里通过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2020年以来,开展美丽城镇项目,完成项目建设5个,累计投资279.9万元。村镇美丽工程使区域内村庄内面貌焕然一新,旅游品质得到质的提升。2021年9月,联合熟溪联盟顺利完成了省专家组对溪里的省级美丽城镇创建现场验收工作,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是配套了一大批功能性设施。根据度假区旅游功能配套需求,为增强区域的旅游功能属性,累计实施基础性设施、功能性配套工程10余项,完成小镇游客服务中心、温泉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建成停车场6个、停车位589个,生态公厕6个。
3.强化企业服务,社会性投资项目成效明显。度假区秉承“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提供企业项目前期、建设、运营等工作一条龙服务,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五年来,飞神谷·四季和鸣、陌上花开(二期)、璟园商业一条街及宴会中心(二期三期)、动泉湾、古岭后屋、仁合江南等7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达48.43亿元。目前,飞神谷·四季和鸣一期完成建设,二期三期主体已结顶,其中酒店、温泉中心正开展入场装修前准备,累计完成投资6.853亿元;陌上花开一期已完工并交付业主,二期进入全面装修环节,其中教堂、星度酒店、幼儿园已建成营业;璟园(二期)商业一条街、精品民宿均已建成对外营业,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三期宴会中心主体已结顶,民宿建设完成50%,累计完成投资9825万元;仁合江南项目于2021年6月正式签约,7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18亿元,已完成投资1亿元;动泉湾项目酒店主体结顶,完成总工程量的70%,累计完成投资1.0584亿元。
(五)党建提升发挥“扛旗”作用
五年来,度假区高度重视党建统领作用,围绕党建阵地,着力开展党建基础规范化建设,对辖区内基层党组织进行规范提升。2018年完成县级党建示范点4个。2019年依托小镇,积极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2020年机构改革调整后,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2021年度假区围绕“泉能”党建品牌建设,扎实开展“强化管理年”和“责任落实年”两个年活动,强组织、抓队伍、明纪律,全面提升度假区党员干部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以“扛旗争先”精神状态,奋进拼搏,奋力赶上,在度假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度假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执行、项目推进过程中,干部能力、项目建设等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建设总体进度偏慢,遗留问题比较多,产业平台能级发挥不够强,干部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
三、今后五年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二)争当省特色小镇优等生。今后五年,我们将朝着争当省考核优等生的目标奋进,对照考核细则要求,着重在小镇产出上下功夫,竭力招引一批美、特、优项目,丰富康养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的供给,多渠道提升产出。
(三)争创国家AAAAA级景区。在全域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的基础上,我们将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目标,以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景区全域的提档升级作为核心,对照创建标准,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核心景区改造提升;着力优化景区环境,将创建国家AAAAA景区与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为景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旅游体验感。
(四)争做山海协作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民宿集聚区集成改革为切入点,发挥山海协作优势,做深做细“温泉+民宿”文章,全力培育温泉风情街区,发展民宿经济,打造具有武义特色的温泉村宿品牌,实现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文旅产业、农旅产业等深度融合的产业赋能链条,全力打造山海协作共同富裕的示范区。
(五)争当高能级旅游发展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温泉特色优势,紧盯产值规模、税收、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建成一批强引流、高美誉度的旅游项目,谋划迭代升级,争创高能级旅游发展平台。
四、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度假区紧扣县“十四五”规划,积极谋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以“泉能”品牌建设为引领,狠抓项目建设出成效、大抓招商项目落地、谋划实施基础配套建设。
(一)狠抓项目建设出成效
坚持项目为王,狠抓项目推进,落实首位战略,引领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建成一批县重大项目。创新工作举措、拓宽工作思路,全速推进陌上花开(二期)、璟园三期扩建、融创开元酒店、极乐汤、动泉湾等项目全面建设对外营业,丰富度假区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文旅的深度融合。二是加快推进一批续建项目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推动仁合江南、四季和鸣、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古岭后屋、浙江数字金融中心等县重点项目续建,持续增强度假区发展后劲。三是攻坚一批重难点项目。以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全力做好上顶锦苑项目依法处置工作,重启工程建设完成二期建设达到装修条件并交付业主。四是谋划建设一批基础配套设施。全力推进温泉小镇污水管道工程、美丽城镇项目等续建基础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围绕现有重大项目及新签约项目建设一批产业配套设施;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谋划一批景观节点提升、道路改造、给排水等产业配套设施。
(二)大抓项目招商提能级
通过大抓对外招商、狠抓项目落地、齐抓产业及人才招引,实现度假区文旅产业平台能级的大提升。一是大抓对外招商。开展项目招引攻坚,重点围绕溪里畈地块突出招引运营能力强的旅游大企业,突出招引高引流、高美誉度的特色温泉文旅项目,以项目的大招引推动发展的大跨越。二是狠抓项目落地。实施项目落地攻坚行动,着重推进泰和康正项目、同联体育射击运动营地、观山园等项目落地,及早开工建设,争取早建成、早见效。三是齐抓产业及人才招引。充分利用陌上花开、璟园、蝶来·望境、动泉湾及温泉风情街区等建成或几近建成的平台引进产业创意类企业、高运营能力的旅游企业、旅游特色人才,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的温泉小镇。
(三)全力培育温泉风情街区
以民宿集聚化改革为切入点,坚持以村民为主体、政府参与指导的原则,对接企业、市场,打造共同富裕的示范区。一是全面打响村宿品牌。通过统一标准的运营,让“绿谷汤乡·时光溪里”村宿品牌成为溪里村经济发展的金名片。二是打造文化集聚空间。利用现有场所打造“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静态空间;加快文体中心、温泉广场等美丽城镇项目建设,打造以动态为主的文体活动中心,合力打造“动静”相宜的文化集聚空间。三是丰富街区产业业态。创新政策供给模式,吸引特色餐饮、养生理疗、旅游特产、夜宵夜市等业态植入温泉风情街区,丰富产品供给。
(四)全面开展“泉能”品牌建设
围绕干部队伍建设、清廉机关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群团建设等开展组织、素质、服务、保障、考评五项“泉能”建设。一是开展“泉能”组织建设。抓好党员发展,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动态管理,推进项目党建。二是开展“泉能”素质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探索“积木式”的“泉能课堂”“泉能讲坛”;探索开放互动的“网上e支部”;推进党建文化建设。三是开展“泉能”服务建设。积极开展泉能志愿者服务;广泛开展党员干部领办项目活动;建立党群关爱资金基金;深化区域结对联系共建。四是开展“泉能”保障建设。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党群一体机制。五是开展“泉能”考评建设。实行“档案式”管理,“学分制”考核,在干部绩效管理上谋新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