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72300260131XN/2022-246780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8-08 14:54

2022年上半年武义县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22-08-08 14:54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聚焦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变化和疫情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改善势头,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经济运行平稳

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151.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2.8%,高于国家(2.5%)、浙江省(2.5%),低于全市(3.5%),增速位列全市第,排名与一季度持平,全县经济运行稳定。

分产业看,三次产业增加值依次为6.34亿元、78.28亿元、67.33亿元,依次增长2.2%、1.0%、5.0%,分别位列全市第661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3.8%、17.5%、78.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0.5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4.2:51.5:44.3

(二)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进位

2022年上半年3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21项指标增速居金华各县市前三位,23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与一季度相比,有16项指标实现排名进位,稳进提质效果显现。

二、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主要亮点

(一)粮食生产平稳,“菜篮子”稳定,林业、渔业稳固增长。上半年粮食总面积5684亩、产量1273吨,分别增长3.7%、3.8%;蔬菜播种面积3.21万亩、产量4.31万吨,分别增长0.7%、0.5%;林业产值0.63亿元,增长5.7%;渔业产值0.48亿元,增长4.3%。

(二)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工业利润增速较快,工业效益稳进提升。上半年,166家上年产值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5.98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2.1%,增长4.3%,略高于整体水平。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24.19亿元,增长56.2%,其中,利润总额14.18亿元,增长65.4%,利润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市第四,排名靠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1%,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持续发力,多项指标增速位列全市首位,经济支撑有力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全市首位,其中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7%、8.1%、6.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4亿元、增长7.6%,位列全市第二。批发业全社会商品销售额增长49.6%,位列全市第一;零售业全社会商品销售额8.0%,位列全市第二。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增长38.2%,位列全市第二,较一季度前进两名。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14.3%,位列全市二。

(四)固定资产投资多点开花,各项指标优势明显,建筑业产值高位增长。上半年,我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3亿元,增长16.2%,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保持首位。其中,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建安投资增速均位列全市首位,分别高于全市平均38.148.583.529.942.7个百分点。省内建筑业产值21.7亿元,增长79.8%,较一季度扩大22.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8.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

(五)金融稳中有升,存贷比保持向上,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上半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3.8亿元,比上季度末增加31.99亿元,增长4.6%,同比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607.7亿元,比上季度末增加34.63亿元,增长6.0%,同比增长22.2%。存贷比84.0%,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长31.1%,较一季度增长7.9个百分点,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力度增强。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低收入农户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4元,增长4.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9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2元,增长幅5.5%。城乡居民收入比2.06,保持一季度缩小趋势,较上年同期缩小0.02。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8394元,增长19.5%,增幅居26县第一。

三、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业生产降幅较大,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出栏三下降,家禽养殖减少。上半年,生猪存栏12.72万头、能繁母猪1.42万头、累计出栏10.61万头,分别下降4.9%、10.3%、1.9%。生猪产值5760万元,下降19.2%,拉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3.3个百分点。家禽存栏35.3万只,下降19.6%;出栏48.6万只,增长8.6%。

(二)出口形势严峻,工业经济艰难爬坡,重点产业发展平衡欠佳。上半年,规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4.29亿元,增长0.4%,其中,6月出口交货值下降14.1%,明显回落。规上工业增加值61.79亿元,下降2.0%,较一季度回落8.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涉及的30个行业中,17个行业出现下降。重点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7%,高新技术产业下降0.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下降5.2%,产业间发展平衡欠佳。

(三)接触聚集型服务业恢复疲软,住宿餐饮业持续低迷。受疫情影响,住宿业营业额下降6.9%,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86亿元,下降5.9%;餐饮业营业额下降1.2%,连续两个季度呈下降趋势,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0.71亿元,增长4.4%。

(四)非营利性服务业下行压力增大,规上服务业新增企业拉动能力不足。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仅增长1.1%,其中超过一半的国家样本单位工资总额负向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在库企业仅32家,总体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且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有限,新增入库的7家企业仅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6.0个百分点,其中2家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

四、对策和建议

(一)抓好经济预警分析。当前受国内外不稳定因素影响,要密切关注全县经济运行情况。要继续加大经济运行的调控力度,助企纾困,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市场行情,化危为机,转经济下行压力为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二)引领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勇夺“浙江制造天工鼎”、“科技创新鼎”为导向,以评价激励机制为手段,以指标评价为标准,通过精准量化赋分协助企业实现自我定位。一手强化政策引导作用,设立专项资金开展精准引导;一手实行“好中差”档位划分,通过政策限制等方式倒逼“低档”企业转型升级,力保全县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全力促进消费增长。一要继续释放政策红利。继续推进税费、租金减免或延缓缴纳等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生机、增强后劲。二要大力培育和引进线上平台。不断激发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要做好新增限上单位的摸排、纳统工作,进一步优化在库单位质量,摆脱对个别企业的高度依赖,为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四)提振小微企业信心。高度关注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状况,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出台更具普惠性的专项纾困政策,帮扶企业共渡难关。进一步加大保市场主体力度,扎实推进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基本单位数量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