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330723ZF280000/2023-253050 发布机构: 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1-10 10:19

武义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来源: 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公共资源交易办)     发布时间: 2023-01-10 10:19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及有关精神,全力履行职责,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的窗口作用,多举措优化我县营商环境。截至10月底,全县政务服务总办件量91.35万件,其中2.0办件数90.52万件,一网通办办件率为99.09%,全市排名第2。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各类项目的招投标378个(标段),成交总金额44.89亿元,实现效益3.74亿元。

一、2022年工作成效

(一)推进党建+业务发展一体化

一是以“亲亲零距离”党建品牌为引领,与业务双融合。切实把党建工作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学史力行,开展“亲亲零距离,服务伴你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政务“跑小二”服务队到基层提供现场咨询、政策宣传、业务办理及民生各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擦亮“亲亲零距离”党建品牌,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二是以“党的味道真有味”领办项目为抓手,与业务双促进。坚持“小窗口要有大作为”的工作导向,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党员的标杆示范和典型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干部争拼抢创激励机制,以“评优评先、共读共学和实践锻炼”为主题,开展“六勇六进、争先拼创”干部能力提升行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支部领办改革攻坚项目、窗口“党员示范岗”评选等活动。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廉政警示、家规家训等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清廉机关”,建设高质量政务服务干部队伍。

(二)推进县级政务服务集成化

一是提高政务大厅服务质效。持续推进数字化、集成化、标准化智慧大厅改造,完善“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今年先后完成了大厅公安区块整合改造提升工程和社保、医保全业务进驻,实现整体承载能力提升10%,服务效能提升15%。组建以无差别受理岗为主的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员队伍,推行肩并肩导办帮办模式,全面受理商事登记、综合执法、卫生健康等业务,实现1363 项政务服务2.0事项的标准化前台受理、后台审批、集中出件。升级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渠道,配置窗口平板,定期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回访、评估、反馈工作。今年1-10月,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办件量1.94万件,“好差评”初次差评率0.05%,满意率99.95%,全市排名第二。

二是拓宽“跨域通办”范围。设置“全市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专窗,公布事项清单及办理指南。全面落地应用金华市首批推出的588个“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涉及医疗、社保、税务、公安、教育、资规、民政等办事频率高、反映最强烈、需求量较大、群众获得感强的领域。加快推进各条线省级部门公布的“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的落实工作,在去年达成全市域通办、与云南镇雄、江西万年、贵州毕节等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在武务工人员总量较大地区工作对接,今年上半年又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联合实施“跨省通办”并签订合作协议。截至目前,跨区域通办累计办件量已达8000余件

三是加快投资项目审批速度。为进一步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加强要素保障服务,我办按照全县项目攻坚年行动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土地挂牌开始即跟进,积极对接做地主体,组织相关审批部门经常性深入新供地企业开展超前服务,强化项目方案设计、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的前期服务指导,倒逼企业加快推进极简审批前期的各项工作。自我县工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 极速验收”审批改革实施以来,符合标准地的新出让工业用地备案类项目,已100%完成“极简审批”22个、工业项目“极速验收”49个,此项工作经市委改革办推送省委改革办作为数字化改革成果展。

(三)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便利化

一是县乡一体,缩短办事距离。积极组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综窗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实现“网办辅导员+综合自助终端+网办电脑”服务区乡镇全覆盖。目前,我县420项镇级政务服务事项和72项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均已实现落地,并完成80家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场所布局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提升改造。今年1-10月,全县乡镇2.0办件量达6.2万件。

二是政银合作,增强辐射效应。开展“4+N”政务服务标杆网点创建,完成农商行网点部分2.0事项下线调整工作。我县政务服务“政银合作”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身份证办理业务向银行网点延伸项目,被人民日报、浙江卫视、金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2个农商行营业网点、232个丰收驿站开办业务,可办理政务事项332项,累计办件量约3.8万件,每年减少群众到县级平台办事2.8万余次,缩短往来时间1万余小时。

(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

一是在线交易一网办。上线县乡一体限额以下工程交易在线应用,创建工程交易超市、业务交易平台、交易监管平台等子场景,实现“一网公开、一网交易、一网监管、一网智治”,有效填补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短板。该系统今年7月上线以来,共完成建设工程招投标256项,为投标企业减少投标奔波约1.1万趟,节约投标成本约320万元。

二是电子保函覆盖全。全面推行工程投标电子保函替代现金缴纳,通过省金融专网、省政务云加密传输,最大程度确保系统与保单数据安全。优化系统“一次对接、全省通用、实时出单、在线理赔”功能,提高交易主体操作便利性,充分盘活保证金资金沉淀,切实减轻建筑业企业现金流压力,激发建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10月底,累计签单1332笔,为投标企业释放流动资金约2.9亿元,代替率达73.2%。

三是数据共享省市通。打通市、省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各类交易信息、数据实时共享,构建全流程信息数据链,“数据跑”代替“企业跑”,全面提高办事效率。1-10月实现政府采购、产权及其他交易投标人免跑2547趟,节约人力、交通成本约160万,免收工本费、节约纸质招标文件制作费用共约44.6万。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政管办将继续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助力武义打造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

打造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大厅。开设“潮汐窗口”切实解决办事高峰临时性人流增多、窗口压力过大问题,减少群众等待时间。根据人流状态及时应变,提升政务大厅总人流量消化能力,保障高峰状态下的窗口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办事群众的需求,提高窗口服务机动性和高效性。

提供更智能的大厅引导功能。基于“一体化政务服务云平台”开发“2.5D虚拟政务大厅智能引导系统”,运用“2.5D”建模技术,通过虚拟交互界面,强化便民互动,提供各个窗口、功能区块的模拟路径导引,让群众体验到身临其境的导办效果。

开展更专业的在线咨询服务。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聚焦企业群众办事“最先一公里”,精准对接需求,做强窗前服务。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的咨询服务队伍,依托浙里政务协同平台在浙里办APP武义城市频道上线在线咨询应用,积极推行“客服在线化”。

推出更便民的基层代办服务。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全流程监管的市级政务代办平台,强化村(社区)政务服务代办工作,将更多直面群众的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更多政务服务2.0高频事项下沉和延伸。

建设更阳光的公共交易平台。推进“五统一”的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体系贯通建设,通过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直选发包操作模块,规范村级微型工程直选发包运作。积极争取开展以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主会场的全省远程异地多点试点,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