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23X6/2023-253240 | 发布机构: |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01-12 10:34 |
2022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主要领导负责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多次召集班子成员研究解决农业农村法治建设重大问题,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坚持示范带头学习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重要法律法规,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全年领导班子集体学法超过2次,本年度开展农业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3次;认真落实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领导值班制度,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指导“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严格工作考核,把法治建设列入局系统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有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二)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一网通办。认真贯彻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相关部署要求,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以推进职能转变、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全面依法履行职能,着力推动农业审批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农业农村行政审批系统升级运行工作的通知》指示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实施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优化办事流程,各事项可网上申请、网上办,掌上办,将“最多跑一次”落实落细。完善办事材料范本方便群众办理,提高办事效率;配备必要办公硬件,设置对外公开业务咨询电话,安装许可证书专用打印机一台,提升行政效能;许可事项内容、许可依据、许可流程和许可结果全公开,2022年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3718件。一网通办率为100%,均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三)深入推进法治体系建设,动态监管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围绕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和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及合法性审查等机制;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权力事项实施动态监管,目前我局已认领行政处罚295项、行政检查304项,梳理公布行政许可22项;今年法制审核从线下审改为线上三级审核,审核重点为证据是否确凿、法律适用是否正确、法定程序是否规范、职权是否依法行使、处罚是否适当等,完成法制审核23件。制定《武义县农业农村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试行)》,组织重大案件集体讨论3次,听证一次;行政复议回复2件。
(四)持续深化执法改革,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和执法领域数字化改革:完成农业农村领域160项行政执法事项的行政处罚及与之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等职权的划转,移交给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改名为农业行政执法队。自6月开始,已移交综合行政执法局案件23件,其中渔政案件16件,农产品质量安全7件;今年以来,所有行政处罚案件流程及案卷文书均在浙江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上完成,实现线上部门高效联动,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深化“浙政钉·掌上执法”运用,“双随机”监管事项100%覆盖;成功从省厅争取到私屠滥宰监管执法一件事试点名额,顺利完成了应用开发,目前我局推送的方案已被省厅认可并正在全省贯通。
每月组织开展“一月一学法一考试”活动,对各领域的重点法律进行学习了解。不定期开展案卷评查,法规、司法条线上组织的线下评查3次、 线上系统评查一次,针对查出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切实提升办案水平。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完成全国统一执法证件换发,做好相应的审验、换证与注销等工作,目前执法证持有人数58人(新增1人,调出2人,转入2人)。
(五)立足三农,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是数字赋能强化乡村“智治”。做好“浙里未来乡村在线”贯通工作,谋划建设后陈村村级协商试点“邻舍家”线上应用模块,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二是清廉建设推动村民“自治”,聚焦村级小微权力全纳管,深入开展清廉村居示范带建设和省级善治(示范)村创建工作。获评省级清廉村居示范县,省级清廉村居示范村2家,市级示范清廉村居10家,认定县级示范型清廉村居36家,标准型清廉村居69家;确定将白洋街道深万村等38个村列为本年度省级善治(示范)村培育村,目前已完成创建材料报送工作。三是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全力化解重大农事矛盾纠纷。今年共接待投诉、来访6起,农事纠纷矛盾调解率达100%。尤其是今年我县遇到的梨树果柄发黑、脱落的严重农业生产事故,涉及我县219户梨农,多方努力下成功为梨农争取经济补偿378.6万元,挽回了巨大损失,化解重大信访隐患。
(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根据《金华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普法工作计划》,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为主导,多措并举开展宪法学习宣传、组织“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宣贯。同时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春耕备耕、民生大棚车等活动全面开展普法专项行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部门规章等新法宣贯为重点,坚持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谁执法谁普法),倡导“规范的执法就是最好的普法”理念,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营造知法懂法不违法的大环境。全年共出动执法和业务干部200多人次,累计发放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宣传手册、惠农政策、非粮化整治等宣传资料6万余份,农民信箱宣传信息30万余条,张贴宣传标语2210张,悬挂横幅266条,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报刊网络媒体上发表强村富民宣传报道12篇。
宣传与日常监管并重:启用渔政宣传车持续在全县范围开展禁渔宣传,在滨江公园、熟溪、武义江等重点区域发放禁渔宣传资料4000余份,并在上述区域安装了语音提示装置,有人靠近就会自动播放禁渔相关法律法规;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对菜市场经营户、餐饮单位发放禁渔宣传册,宣传不得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联合县公安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法制宣传工作比较薄弱;部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力量与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依靠数字化改革,推进规范化执法。针对当前存在的法制工作人员队伍力量与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不相适应的短板,围绕大综合合一体化改革要求,提前谋划,以数字化改革助推执法规范化。
(二)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强化业务学习培训,提升政务服务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补短板、主动创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网上审批流程,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三)推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和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及合法性审查等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衔接,建立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强化与公安、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单位协作联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合力打击农业领域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案件涉刑衔接机制。
(四)法治宣传进村入户。抓好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营造良好农村法治环境。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在日常服务管理当中。加强全体干部职工普法学习以及各相关科室的沟通联动,有力推动法律知识、法律文化、法律服务下乡,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