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专题专栏 >> 武义县政协 >> 政协要闻

金华日报刊发|武义县政协崇实尚义 守护文化根脉

来源: 县政协     发布时间: 2023-10-25 17:04    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义”为先 以“实”为本

武义县政协崇实尚义 守护文化根脉

当浙学圣地——明招山的千年文脉延续至今,明招文化也便流淌在武川儿女的血脉之中。

明招文化以“义”为先,以“实”为本,新时代武义精神将“崇实尚义”放在最先,足见其是地方人文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一直以来,武义县政协突出知行合一,对明招文化展开多层次宣传普及,用文化涵养品格,用精神提振信心,助推明招文化园建设,推动宋韵文化传承,通过“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委员会客厅”等载体,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让明招薪火以不辍之姿,绵延永续。

·厅为媒,汇众智助乡村振兴·

古村落,青灰墙;新“诗”地,绿草坪……

在武义坛头,一幅景美人和的湿地画卷徐徐展开。2022年7月,在省市政协的指导下,武义县政协以“推动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的明招文化传承政协委员会客厅正落户于此,成为政协凝聚共识,建言资政的履职新窗口。

“省内各地委员会客厅的名称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多个命名方案中,省市县政协委员都表示明招文化最能代表武义特质。”武义县政协主席李杨勇告诉记者,武义人始终被务实重本、诚信尚义的精神气质滋养着,这正是明招文化所释放出的人文力量,并且这种力量无需多言,早已幻化在政协委员的行动中。

徐成斌是武义县政协委员,2018年,他被坛头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吸引,成为首批参与坛头建设的政协力量,创办的“田庐”文创园开坛头文旅产业发展的先河。随后,该县政协委员陈金生、吴旭文、蓝晓燕立足坛头丰富的古建筑资源,靶向发力,引进各类非遗体验项目及快消产业,将婺州窑体验馆、奶茶连锁店、畲族文化体验馆等一系列实体落户坛头,形成了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也让坛头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除政协委员深耕这片沃土外,武义县政协也在坛头村组织了各类协商视察、课题调研、界别活动,数量多达60余次,不断探索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蓝本,并将坛头的共富经验复制到更多乡村当中去。

“会客厅的入驻是希望以坛头为例,灵活运用武义县政协多方资源,把根深埋到乡村当中。”武义县政协副主席朱飞勇说,明招文化传承政协委员会客厅是武义政协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运行以来从“会客厅里来协商、会客厅里聚共识、会客厅里有活动、会客厅里听好课”四个方面,依托会客厅的强大吸引力,开展年度“4+X”活动,即每年至少固定开展4场主题活动以及相关的其他文化交流类活动,增加政协委员履职、热心人士建言的有效渠道;其中依托会客厅这一载体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年诗词楹联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四届全国青年诗词楹联论坛,中国诗人武义采风活动暨第三届中国年度新诗奖颁奖典礼等全国性文化活动,更是将明招文化“兼容并蓄、经世致用”的理念传扬的更远,为更多人所熟知……

明招文化传承政协委员会客厅,已然成为武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窗口、助力乡村共富的新智库、促进社会各界团结联谊的新平台。

据了解,武义县政协通过委员会客厅等各类平台,积极探索利用政协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助力“文化共富”的新路。截至目前,武义县政协已在此举办不同形式主题活动12场,推送“寻访老工匠”采风纪实文学作品9期,形成提案、调研报告等12份,收集意见建议90多条,架起了委员与界别群众间最暖的“连心桥”。

·书为介,明招薪火青春当燃·

在武义,不仅有明招山、明招寺、明招学堂还有明招路、明招小学、明招大厦……

明招是什么?明招山又缘何被冠以浙学圣地的美名?或许是许多外地人和孩童常常会发出的疑问。

去年8月底,武义县政协召开的“请你来协商”中就有与会者提出,是否可编撰一本通俗易懂的读物,作为乡土教材,将明招文化背后的那年、那人、那事具象出来,如在明招山上守孝的吕祖谦从此与武义结下的不解之缘,他广开学堂,成武义教化新风,掀起的那股讲学之风,史书中都有记载——“聚学者近三百人”,还有吕祖谦明招讲学前,武义几无进士,而之后,南宋一朝即出进士42名,还有巩宅“一门七进士”的美谈。与此同时,明招山吸引那批名人学士,包括永康学派的陈亮和永嘉学派的薛季宣、陈傅良等人,他们都是浙学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编撰为通俗读本不仅了解历史,还能更懂武义。

在多年的文史材料发掘中,武义县政协也深感谈文化不应该只讲文化,更应该融入到生活中、产业中,将文化实物化,让大家从可摸可见的物品中感受明招文化的传承,文化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文化底蕴更应从孩童时期就着手培养启蒙。

民有呼声,吾有回应。去年10月,《明招薪火》乡土读物被正式立项,由武义县政协教育卫生与文史委员会携手武义明招文化传承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编撰。

经过近一年的打磨,本月《明招薪火》正式出版。这是武义首本较为系统以明招文化为创作基础的乡土读物,该书共收录了与明招文化相关的48个故事,分为小学版、中学版、机关干部版。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从编撰之初,编撰组便以实事求是为工作准则”。据武义县政协教育卫生与文史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明招薪火》的插图,原计划有上百幅,但经过层层遴选,仅保留了20幅精致的线稿画。为确保每一个收到书的孩子都能读懂书中的故事,更能领略书中蕴藏的精神,编写组先后对中小学版本书籍中的故事进行数次通俗化的改编,同时在修订过程中发放至各中小学,供学生和教师进行试读,并根据提供的阅读意见不断修改。

始终把“让孩子们能看懂,看后有体会有收获”的要求贯穿编纂工作全过程。在读物分发后,计划在全县范围开展“明招薪火 传承有我”征文大赛、明招文化知识竞赛以及明招文化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让全年龄段的武义市民都能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明招文化,让明招薪火燃进每一个武义人的心里。

值得一提是,武义县政协精确计算了《明招薪火》一书的发行数量,全县四年级起赠阅,在中学阶段仅印制本届高中在校生使用数量,因为此后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学生手中已有《明招薪火》这本书,不重复发布是为了更好的节约资源。

据了解,本月中下旬,武义县政协将联合中国计量大学在明招文化传承政协委员会客厅开展“东莱大讲堂”经典读书会活动,届时《明招薪火》将在此次活动中举行首发仪式。

·实为本,武义精神赓续传承·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新时代武义精神——崇实尚义,无疑是对明招文化最好的诠释。

《关于古村落文化产业带农文旅创新融合的建议》《关于建设“山水路”特色带 凸显城市“义”文化的建议》《关于做深茶文化文章 助力茶产业惠民共富的建议》……一条条有关武义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在委员们实地调研考察后被提出。通过提案交办、民主监督等形式,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一直以来,武义县政协始终强化使命担当,发挥独特优势,在推动都市范山水韵现代活力新武义的“时代大考”中书写“政协答卷”。

与此同时,当好传统文化“保护者”,守好明招文脉,筑牢传承“源动力”,武义县政协正发挥着持久、深沉的力量。自去年8月召开“请你来协商·加快明招文化园建设推动宋韵文化传承”专题协商议政会以来,武义县政协先后走访各相关部门,实地调研、考察,开展网络调研主题议政活动,吸取多方意见建议,明确以“抓项目、促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强招引,促融合”“提价值,挖内涵”“强标识,亮品牌”五方面入手,结合明招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科学规划明招文化园,打造浙东学术中心。同时结合武义丰富宋韵文化资源,加快推动优质文旅融合项目落地,让文化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并将武义明招文化与徐谓礼文书等其他重要宋韵文化实物例证研究工作融合,不断拓展武义宋韵文化内涵和外延,打造浙学源头标识,为宋韵文化研究工作提供支撑。

深入协商谋良策,广聚共识增合力。武义县政协正致力于将明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用好新型传播手段,以现代的视野、现代的语言,讲好新时代武义故事,通过团结和引领社会各界别群众,增强明招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服务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文化强县等建设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