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广旅体议〔2023〕3号 邵鲜金等10位代表: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文保登录点”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文物资源武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十分丰富,2012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县政府于公布了1615处不可移动文物,按保护级别分为国保3处、省保10处、县保64处、文保点78处及登录点1396处。登录点即为意见内容中所提到的“文保登录点”。
二、管理规定 为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2021年1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文物保发〔2021〕37号),目前针对登录点的管理,需要按照上述文件要求开展相关的保护利用工作。其中第六条规定,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价值评估,对于价值较高且符合条件的,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十条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优先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做好相应必要性、可行性论证评估,向社会公示通过后,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并报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三条规定,国有登录点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登录点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第十四条规定,登录点的保养维护、抢险加固和修缮工程不限定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资质。第十七条规定,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登录点文物本体不存或者损毁殆尽无法修复的,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调查和审核,提出拟撇销登记的意见,向社会公示通过后,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并报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三、政策措施 关于要求对登录点系统筛查、用地倾斜、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系统筛查。2022年11月我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完成对1396处登录点的全面复核工作,通过现场摸底排查掌握了基本情况。2023年1月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召开,将筹备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计划用3到4年的时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二是用地指标。我局会同资规局对村民建房用地指标情况进行咨询了解,根据《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28号)文件,专项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在符合村庄规划或者所在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将积极对农民建房用地进行保障,切实满足农民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水平的需求。目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正在编制,可与所在乡镇、村对农房布局进行优化,同时也建议所在村进一步加大村庄内部空闲宅基地、空心村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力度,提高村庄土地利用率。
三是资金支持。对于登录点的维修保护,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可以申请资金补助。一种是“民办公助”项目,主要通过民间投资、政府补助的方式,对登录点的补助范围为0.5万—4万元,2006年—2022年累计对我县345处古建筑进行修缮补助,补助资金达805万。另一种是通过《武义县农村危房常态化长效治理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武政办48号)进行申报,文物登录点被鉴定为C、D级危旧房的,经建设部门同意后,由文物部门进行现场指导,按照政策规定进行保护修缮,补助最高为1万元/间,每个单体建筑原则上不超过15万元。截至目前已补助127处,总计1327万。接下来,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积极与财政、建设、资规、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沟通,紧盯上级政策导向,多层次研究政策、多领域谋划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感谢你们对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武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