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热搜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低温烫熟?
什么情况?
近日,江苏的赵先生捂着热水袋入睡,醒来发现小腿处刺痛,起了水泡。经诊断,赵先生烫伤深度已达三度。据医生介绍,三度深度皮肤已烫熟,愈合极慢,有时甚至要手术。
警惕:不烫也能伤人!
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物体,可能会造成烫伤。如45℃的低热物体接触皮肤30分钟以上,就有可能出现烫伤。这种烫伤,就是“低温烫伤”。因为温度不高,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看上去不太严重,疼痛感不明显。但创面较深,严重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若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无法愈合等情况。
热水袋、“暖宝宝”、“小太阳”等取暖设备,通过直接接触或是照射方式都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让我们用实验来
更直观的了解低温烫伤吧
低温烫伤后该如何处理?
保持镇静,将烫伤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洗;
在充分冲洗后,可以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如果衣物粘住皮肉,不能强行剥去,可用剪刀剪开;
如果烫伤的部位依旧十分疼痛,可将烫伤的部位持续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及以上,以缓解疼痛;
在上述简单处理后,务必及时送医,以免留下永久伤害。
切忌涂抹任何有颜色的药水或涂抹酱油、牙膏等东西,以免影响对创口的判断,甚至进一步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