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义县下杨中学
主管部门 | 武义县教育局 |
---|---|
学校类别 | 普通初中 |
办学性质 | 公办 |
学校地址 | 武义县王宅镇双岩路121号 |
联系方式 | 0579-89092378 |
武义县下杨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地处武义中部王宅镇,前身为下杨初中,曾先后更名为永康县第二初级中学、下杨区五七中学、下杨中学,占地近6万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1339名学生。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建有现代化的仪器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党员活动室、心理健康室、录播室等功能教室;教学班均装备现代化教学软件应用系统——智慧教室。
学校秉承“在集体中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师生携手共创优秀班集体,在创优中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德智体美劳和心理诸方面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
学校现有教师100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学历95人,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52人,县级及以上名师2人,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32人。
1998年以来,学校坚持不懈探索一条德育新路——优秀班集体建设。即师生共同设计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健全班级管理组织,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加强班级舆论导向,共建班级精神家园,设立班级激励机制。2007年第一学期开始,学校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实施以年段为单位,整体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有步骤地开展“创优”十项专题活动。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6条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年段共性要求,形成特色鲜明的年段文化——群体创优。分年段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通过集体文化的感召和浸润,培育一代代充满正能量的学生,涌现出了周科、邹宁浩等一批时代楷模。
近年来,学校办学经验先后十多次在全国大会作典型交流,办学事迹在《人民教育》、《中国德育》中发表;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扬名省外,并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赏,与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巴甫雷什中学结为国际友好学校。
学校先后获批为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实验基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尝试教学全国示范实验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示范实验学校、浙江省校内劳动实践教育试点学校。并获评全国优秀班集体建设“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省示范性初中、省青年文明号、省卫生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校内劳动实践教育示范校、省健康促进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和谐校园、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四星基层党组织、市三星级德育品牌、县习惯示范校、县首批特色学校等众多荣誉。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学校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收费信息
收费项目: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600元/生˙学期;收费依据:金市教基〔2021〕9号,武教〔2021〕121号;监督电话:0579-89092378
资助信息
一、资助的项目及标准
1.营养餐:按省定基准资助标准每生每学期500元结合当地实际免费提供;
2.困难生生活补助:在校寄宿生每生每学期补助初中625元、小学500元;非寄宿生减半补助。
二、资助对象及申请
在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就读,并本校注册学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①低保家庭学生;②特困供养学生(困境儿童);③孤儿;④烈士子女;⑤持证残疾学生;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⑦低保边缘家庭学生;⑧因病因灾等学校按实事求是原则认定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实行自愿申请原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必须在“一窗受理”平台上提出资助申请。资助申请按学期申请审核认定。学校在“一窗受理”平台上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认定。对经认定的所有学生资助对象,均可按政策享受营养餐,困难生生活补助。
三、需要准备的材料
资助对象中1-7类学生可直接参照“一窗受理”平台信息进行认定,第8类因病因灾或突发意外等致困家庭学生需提供大额医疗费用清单、重大疾病诊断材料等或受灾印证资料并在资助申请时上传至“一窗受理”平台。对于事实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材料不充分的,学校通过家访及学校资助对象认定小组评议后认定。
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回执
学校: 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对应选项打钩) | ||||||||
低保家庭 | 特困 供养 | 孤儿 | 烈士 子女 | 持证残疾学生 | 建档立卡贫困户 | 低保边缘家庭 | 因病因灾致贫 | 不困难 |
已知晓学生资助政策。自愿选择【 】(填写申请或不申请)学生资助 。
监护人或已成年的学生签字:
签字日期:
招生信息
根据武教【2023】30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500人。欢迎关注我校公众号“武义县下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