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部门动态
索引号: 113307230026014836/2023-254412 发布机构: 公安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2-21 09:53

我的一片好心,却成了你骗我的理由?

来源: 县公安局     发布时间: 2023-02-21 09:53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2月12日,壶山派出所接到群众小白女士报警,小白称自己因为好心帮“朋友”忙,却因此在微博上被骗将近10万元。

日前,小白在微博上收到了一条自称是其朋友的私信。见小白未曾起疑,对方接着忽悠小白称自己现在因为汇率问题无法订购回国的机票,想让小白帮忙通过QQ联系航空公司订购返程机票,并向小白要了银行卡号提出自己会先把钱转给她。由于对方微博的头像和朋友的一模一样,微博主页的内容也如出一辙,恰巧远在英国的朋友近期也说过自己将要回国,因此小白并没有怀疑对方的真实身份。随后,小白根据“朋友”的指示联系上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朋友”称需要花费95855元购买机票,转账完成后才能出票,并将钱已转入小白银行卡的截图发了过来,声称待会就会到账,怕耽误“朋友”行程,小白未等到入账通知,就将95855元分3次打到了对方提供的购票账户上。转账完成后,小白才回过神来,赶紧联系了朋友王女士核对这一情况,结果对方也懵了,称自己并未在微博上联系过她,小白这才意识到自己是被骗了,回头看这个账号,自己也早已被拉黑了。

这是一种冒充熟人的诈骗方法,诈骗分子在微博上寻找一些账号,通过对方关注的好友列表寻找诈骗目标,继而高仿一个账号进行诈骗。由于微博不允许用户昵称重复,骗子会起一个和真实昵称非常相似的名字,而头像、简介,甚至是微博内容,都会仿造的一模一样,以此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案例中,骗子使用的昵称和小白朋友的昵称只相差了一个“-”符号,稍不注意,便会落入对方的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