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1330/2023-263115 | 发布机构: | 县府办 |
文号: | 武政办〔2023〕37号 | 有效性: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武义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义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武义实际,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武义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加快打造都市范山水韵现代化活力新武义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武义气象现代化水平居全市前列,台风、暴雨预报颗粒度细化到乡镇(街道),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突发强天气有效预警提前量达到60分钟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2%以上,以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全省先行试点为契机,形成一批具有武义辨识度的气象工作标志成果。到2035年,气象监测更加精密、气象预报更加精准、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气象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围绕武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行业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气象基础应用研究。加强与上级气象部门、高校的合作,促进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业务产品等在武义优先转化应用。(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科技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将气象专业人才培养统筹纳入县人才队伍建设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积极申报县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加大气象人才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县委宣传部)
(二)提升气象监测预警水平。
3.构建综合立体的气象监测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地面自动气象监测站网,推进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气象类观测设施共建共享。建设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提高低空大气探测覆盖面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开展老旧站点迭代更新和探测环境优化提升。(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资规局、县建设局、县应急管理局、各乡镇(街道))
4.提升天气精准预报能力。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和产品体系,逐步形成“四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健全灾害性天气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提升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类型精准预报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应急管理局)
(三)提高气象灾害联合应对能力。
5.提升气象灾害决策服务能力。健全重大灾害天气、重大社会活动、重大工程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机制。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全媒体气象预警信息快速传播体系,建立极端天气预警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推动农村应急广播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发改局、县融媒体中心、电信武义分公司、移动武义分公司、联通武义分公司、各乡镇(街道))
6.加强气象灾害联合应对能力。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多部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机制,强化极端天气预警分级叫应能力。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深化“网格+气象”工作。推行灾害性天气巨灾保险,优化推广气象指数保险。(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政法委、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7.落实气象安全责任。落实气象安全政府领导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压实乡镇(街道)属地监管职责,将气象(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考核。(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各乡镇(街道))
(四)推进重点领域气象服务提质增效。
8.做细做实为农气象服务。以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全省先行试点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气象服务乡村振兴,将气象服务全面融入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建设。继续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站网布局,深化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全链条气象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大数据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9.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加强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建设,联合开展空气污染天气成因机理分析。发挥武义“中国天然氧吧”品牌价值,持续开展气候生态资源挖掘,争创避暑气候胜地、气候康养乡村等气候生态品牌。(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10.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水平。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行动计划,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专业化、作业基地标准化、作业装备多样化、业务平台智能化建设,形成规范高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多领域、多种类、全方位的人工影响天气新型工作体系,提高以智慧为主要特征的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县资规局、县建设局、各乡镇(街道))
(五)推动公共气象服务优质共享。
11.优化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建立以“数智气象”为特征的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体系,为城市内涝、道路交通、电力调度、城乡供水等提供气象支撑。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打造社会公众快速获取各类气象信息的融媒体矩阵,增强农村、山区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供电公司、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综合执法局、县大数据发展中心、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12.完善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完善气象灾害公众防御指引,推进气象科普教育设施建设和校园气象科普工作,培育校园、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基地,打造气象主题公园。(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科协、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
(二)加强法治建设。严格执行气象法律法规,健全气象标准体系,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规范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
(三)强化要素保障。严格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统筹做好项目、资金、人员等要素保障,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