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专题专栏 >> 武义县政协 >> 提案公开

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县政协     发布时间: 2023-09-07 08:53    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葛一兰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号建议中提出的《突出山水格局 彰显古城特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古城保护建设和运营管理是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之一,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百姓关注度高。自2012年起,我县持续深入开展古城保护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但在古城保护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在对照提案提出的建议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吸纳。

武义古城占地13万方,有76处保护性修复文物建筑,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文保点6处,文物登录点66处。自2019年第一期上街东段开街运营以来,古城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关注焦点包括建设进度、建筑风格、运营管理、街巷肌理、装修尺度等方面。

为此,去年以来,我们从优化建筑布局、保持街巷肌理、重在后期运营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调整方向,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如:在优化建筑布局方面,为防止建筑风格单一带来的视觉审美疲劳,针对古城“一纵一横”的田字形格局和补形建筑南门街、南狮子巷、头巷、城脚路四个组团,在不同的组团中植入不同年代的建筑元素,如在南狮子巷组团采用民国风、南门街组团采用宋韵风等。今后,古城整体上将呈现出以明清古建筑为主体,以民国风、宋韵风为补充的古建筑形态更具多样性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格局。在经营性商铺装修尺度把控上,在坚持保护优先、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允许适应时代和商业需要,在装修时纳入更多年轻化业态和装修风格,如允许商铺外立面采用通透大玻璃窗。

一、工程建设方面。古城保护建设项目量多、面广、进度快,共实施工程建设项目28个、总投资约3.4亿元,年内基本上可以全面完工。一是2022年度续建项目。文庙文昌阁及孔园工程。展陈部分,已于4月底完成东西廊庑、博文、约礼斋等展陈项目。古城风貌整治改造提升项目。文物建筑原址修缮10项和文物迁建12项,已完成工程进度的95%;建筑补形1项(五圣楼补形),已全面完工。古城基础设施照明工程项目(EPC项目),今年将全面完成古城区块照明亮化部分建设。二是2023年度新建项目。今年5月-7月,古城风貌整治改造提升子项目及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子项目等陆续开工建设,争取春节前完成所有建设项目。三是加快推进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围绕符合古城风貌、丰富古城业态、带动古城流量的招引目标,通过大量的前期沟通、洽谈、论证等工作,成功引进签约落地两个项目。博物馆酒店项目。该项目位置古城核心区西侧,用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5亿(不含博物馆藏品)。该项目已于3月27日完成奠基典礼,目前已完成基坑开挖和基坑护壁,锚杆完成75%,设计图纸已完成图审并出图并完成规划许可证办理,计划2025年5月1日投入使用。养生国药项目。该项目位于古城核心区中心位置,南门街与壶山上街交叉口,用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该项目已于3月27日完成奠基典礼,目前已完成600多万工程投资金支付,2025年9月17日投入使用。四是加快推进政府招引项目建设。2022年度成功招引乡贤馆、人大代表联络站、浙江省图书馆分馆项目落地武义古城,目前各项目正在进一步设计修改中,乡贤馆项目、人大代表联络站、浙江省图书馆分馆项目计划12月份完成装修。

二、招商运营方面。以打造夜经济为目标导向,系统谋划招商体系。一是分区块有序推进街区、店铺招商,12月底前完成古城建成商铺入驻率60%以上,力争达到80%。壶山上街东段全长260余米,共36个单元,已全部完成招商;横街长约230米,共21个单元,已完成招商20个单元并入驻。业态涵盖餐饮类、手工艺类、非遗类、美容养生类、休闲饮品类、进口商品零售类等;城脚路沿街商铺已于日前完成招商,正在进一步提交装修方案,计划于10月1日前开业;南门街6家沿街商铺已于4月30日完成集体开张,婺州里餐饮店也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计划于10月开张;已于7月启动南门街补形建筑招商,因地段特殊、位置优越,将重点招引主力店铺入驻,以品牌、业态为比选招引评价指标,打造高品位商业街区;二是做优做强南门夜市。南门夜市占地约1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二期南门夜市摊位租赁合同,并引入南门夜市排档项目。今年4月开市以来平均日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日均营业额达20万元以上,有效推动了古城的商业消费,为古城“夜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三是举办各类文化商业活动。古城管委会认真谋划,以每月一主题活动为目标,组织开展元宵游园活动、经典传习营活动、全国摄影展、首届武义发展大会古城站夜游古城活动、县青年文化艺术节暨县插花花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和县茶产业技能带头人选拔大赛暨职业技术竞赛等10余场活动,不断丰富古城文化商业业态氛围,增加古城人气,推动古城文旅夜经济发展。四是启动文化类招商项目。今年6月已完成与收藏家协会、中国计量大学国学院、戏曲家协会、婺州窑、大漆非遗项目等签订意向协议书,对接引入各类名家书画展、各种特色经典读书会、讲习会、主题文化人文展、婺昆传承工作室、非遗项目展示体验馆等,始终聚焦“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市井气息、丰富古城业态”为目标,通过文化赋能,激活古城业态新格局,激发古城的现代活力、文化魅力。

下一步,古城管委会将通过打造高“颜值”古城,结合本地特色差异化发展,以充分体现武义古城的独特魅力。

一、把握好“点”与“面”关系,更好找准工作定位。上要做好规划布局,防止出现“建筑风格单一、标志性建筑缺乏、公共空间预留不足”等问题,力求建筑多元化、空间美学化、格局体系化。“点”上要以实施好“一溪两广场三街三巷”建设项目为重点,坚持精雕细琢,把每条街巷、每个空间、每处建筑都打造成精品,持续提升古城品质内涵。

二、把握好“古”与“今”关系,更好推动传承创新。过提取标志性元素,体现城市辨识性,既保护好“古”,古城无论是拆迁、建设还是运营,其优先选项在于保护,绝不能破坏古城原有风貌肌理,绝不能以商业最大化为名侵蚀历史文化底蕴。又要创新“今”,风貌上贯古通今,进一步挖掘和梳理武义历史文化遗产,植入现代元素和乡愁文化,让古城“书台山的读书声、北岭洞的风声、鸣阳楼的钟声、长安堰的水声”传得更远,成为武义古城的“金名片”;理念上创新发展,坚持传承性创新,让武义县城“特”起来。

三、把握好“形”与“神”关系,更好提升古城价值。城建设得再漂亮,如果没有人气,那是一座“空城”。古城要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运营至关重要,招商运营越贴近市场、越接近地气,古城未来才更有活力。既要注重“形”:以沉浸式体验和夜经济消费为运营主攻方向,不断丰富业态场景;注重精准招商,招商项目要与古城的建筑空间、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元素相匹配,优选符合古城商业气质的精品业态入驻。也要注重“神”,讲好古城故事,提升运营管理水平,融合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资源,经常性举办文化、商业类主题活动和研学活动,不断策划、制造热点,实现聚人气兴经济,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和知名网红打卡点。

感谢您对古城保护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武义县古城保护建设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