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4002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 2024-11-25 15:15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连国平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动精致县城提能升级,加快打造都市范山水韵现代化活力新武义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武义城市建设、管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深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离不开人大的监督与鞭策。正是因为有了您们的鼎力相助,武义这座城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金武新城方面:

基础建设:目前金武新城建设正如火如荼,金武新城发展中心、后陈研学中心、金职院武义学院、农商行总部中心、新漾里商业中心、景瑞无双、湖璟园、数字贸易港、绿城·桃花源、湖滨雅苑、妇保院改扩建、200兆瓦/400兆瓦时网侧储能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建设路、武川路已于去年建成通车,温泉北路改造、芳华路、金湖公园提档等通过项目包装,列入金融工具和特别国债项目予以实施,金武永东市域轨道、总部中心、康养中心、北缸窑村旧村改造等项目也在同步谋划推进中。另外燃气、自来水管、强弱电等管网新建及改造同步进行。

公共服务:我局会同资规局一起,对新出让地块,均要求按规范足额配套相应的停车位。同时为了保障公共区域停车问题,市民广场、文化中心、城市展示馆、博物馆、行政服务中心等公建项目也配套建设了大量的地面和地下停车场,方便市民驾车出行。目前北岭新区现状道路上也根据停车需求划设了大量的路面停车位,行政服务中心停车场也配建了汽车充电桩,下一步计划实施武义北区汽车充电桩项目(莹乡路交警队西南侧,加油站后方)、北岭停车场充电桩项目(县城北岭洞脚),以满足市民日常的停车及充电需求。

产业布局:数字贸易港、金湖商业中心等CBD火热招商中,金武新城发展中心、总部中心等项目也在积极推动。届时金武新城交通路网、商业氛围、整体风貌、夜景亮化将更上一层楼,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老城更新方面:

整体规划:城中、下溪滩、梅郎等区块根据《武义县老城区熟溪两岸和梅朗山区块城市有机更新专项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提升什么”的更新理念,以山水融城、活力营城 、畅行优城、风貌靓城四个策略建构此次老城更新规划的总体逻辑框架。通过打造“一环、两核、两轴”,以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幸福感为更新导向,城中区块补充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商业界面,上下街与联动滨江整体打造城市客厅;东西两岸优化人居环境,完善生活服务,打造高品质社区;梅郎山打造城中公园,南侧结合人民医院增加城市型康养服务设施,整体打造医养结合的城南服务中心; 城南工业区沿温泉路一侧退二进三优化界面,东侧退二优二提高容积率,以打造“生态活力人文”精致县城为目标。

交通路网:我局于2023年着手组织编制了《武义县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建设方案研究》。对城区道路“断头路”“瓶颈路”等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与资规、交警等部门进行对接、沟通,提出三年行动方案,环城西路拓宽、环城南路拓宽、武川路拓宽、明招路拓宽、永武一线城区段拓宽、中盛路延伸至明招路、武川路延伸至明招路、熟溪北路改造、熟溪南路拓宽改造及延伸至明招路以及栖霞桥、劳动桥、解放桥、温泉桥改造以及停车场点位的布设等,通过向上争取特别国债,今启动了中盛路拓宽、环城南路拓宽、星市路拓宽改造、秦余路改造等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开工,另外县政府也在积极推动金温货线外迁工作,以加快城东区块的开发建设。

未来社区:充分发挥武义特色优势,坚持党建统领,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心,以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为重点,以特色文化彰显为内核,以数字赋能为引擎,加大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力度,推动未来社区从项目式、零散式,向全域式推进转变,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目前已创溪南、下王宅、栖霞等省级未来社区,正在争创江山、程王处、鸣阳省级未来社区。

共治共享:目前正会同武城集团正在编制拆迁区块的强排方案,资规局已根据县政府统筹安排启动拆迁土地的招拍挂,下步将根据土地市场供应情况分批有序出让、开发、建设,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提高存量土地开发利用价值。

古城运营方面:

一是解码古城文化,深挖本土资源。武义古城在文庙、文昌阁项目建设前期,深挖武义本土文化,积极筹划,在文庙展陈里设置了明招文化和徐谓礼文书有两个版块介绍。其中,明招文化是婺学中吕学一支的发端,上承宋代理学,下接清代浙东史学,历宋、元、明、清五百载,薪火相传。围绕“吕祖谦”解读武义明招文化,及其发展的渊源和对后世儒学文化影响。徐谓礼文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发现于墓葬中,南宋时期唯一纸质文书。犹如一部南宋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展陈设计中,运用了图版系统结合文书实物展示,解读“南宋官制百科全书”这一国宝文书,同时,通过展览,邀请专家学者在国学馆定期举办宋韵文化讲座、学术研讨会,定期举办宋时服装秀、宋代茶道表演等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宋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向公众展示和传播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增强市民和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是修复街巷肌理,还原古城风貌。本着立足于保护,着眼于运营,制定了详细的古城项目规划。不管是原址修缮、还是异地迁建的古建筑,以及其他建设内容,我们都以精雕细琢的绣花功夫,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从规划设计、施工质量、项目引进等方面入手,认真抓好质量,力求使每一栋建筑、每一处空间、每一个节点、每一条道路都能成为精品。

2012年,武义古城启动古城核心区13万平方米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共实施保护性修复文物建筑7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文保点6处,文物登录点66处。建筑多元化。为防止建筑风格单一带来的视觉审美疲劳,针对古城“一纵一横”的田字形格局,在规划设计和风格把握上,我们在南门街、城脚路和南狮子巷沿街商铺的补形建筑设计时运用不同时代的建筑元素,如南北狮子巷补形建筑采用民国风、南门街补形建筑采用宋韵风。古城将呈现以明清古建筑为主体,民国风、宋韵风为补充的建筑形态更具多样性的格局。空间美学化。公共空间对于商业运营和聚集人气有着独特作用。注重公共空间的预留和美化,针对莹石温泉广场、市井长巷、东入口等处约2960平方的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力争使古城公共空间成为市民、游客爱逛的网红打卡地。格局体系化。通过对东、南入口两个地理节点的牌楼重建,未来古城的标志性将更加凸显,如东入口五圣楼,五圣楼是横跨壶山上街南北商铺的骑街楼。新建的五圣楼是目前保留的上街的起点。南入口小南门牌楼,采用武义延福寺建筑元素设计建造,简洁恢宏大气,也成为古城标志性节点建筑。

三是丰富古城业态,推动文商旅繁荣。以打造夜经济为目标导向,系统谋划招商体系。目前,古城建成已出租商铺108个单元,其中上街东段36个,横街24个,城脚路3个,南门街西侧7个,南门街东侧24个,南狮子巷4个,其它区块10个,商业面积2.5万平方。业态涵盖餐饮类、手工艺类、非遗类、美容养生类、休闲饮品类、进口商品零售类、传统医养类、儿童娱乐、新能源汽车等商业类业态和收藏家协会、婺剧促进会、婺州窑、大漆非遗项目、中国计量大学国学院等5个文化类项目进驻。古城正以其新业态,新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观光、体验、消费、旅游。做优做强南门夜市,积极完善夜市业态,成功引入排档、台球室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古城的吸引力和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认真筹划,每月一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市集活动、主题活动、文化节庆、民俗表演等,不断丰富古城文化商业业态氛围,增加古城人气,推动古城夜经济发展。

四是深耕古城品牌,提升游客体验。通过明晰古城区块功能定位,打造以古城为中心、最具特色的文商旅融合的核心商圈,在项目招引洽谈时,突出这一鲜明的属性,把沉浸式体验作为重要标准。通过公开征集方式确定古城商圈logo,并在古城游览导视系统、活动宣传、纪念品、文创产品等多载体上投入使用,以提升古城商圈的品牌形象和辨识度,把古城打造成夜间消费集聚区。

五是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积极探索古城建设与运营的新模式,推动古城建设的多元化和市场化。或将通过市场化公开招引,将古城市场开发运维的具体业务进行统筹打包,委托第三方商管公司统一管理、专业运营,实行整体化运行,同时将古城作为集中支付试点商圈,通过专业营销团队策划,精心谋划,将古城各商铺业态进行集中整合,开发一步式集中支付。

城市管理方面: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主线,聚焦城市管理主责主业,通过深化示范创建,以精细化理念加强城市管理,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风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人技结合提升城市治理多维度。以壶山广场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为标杆,聚焦城市道路功能提升,一方面取消壶山广场商圈、武川路、熟溪北路等重点区域车位共计376个,有效缓解我县交通堵点路面秩序混乱问题,另一方面创新培育“1290快整队”,直击重点路段通行能力差、通行时间长、机非混行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出“整顿清单”进行专项整治,让群众尽享高颜值高品质城市环境。依托现有377路城市管理路面监控,以人行道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违停、占道经营、流动摊贩4个典型场景为基础,拓展引入乱堆物料、户外广告、沿街晾晒等新型AI感知场景,使平台预警事件更加多元,数据处理更加高效、精准,切实提升“非现场执法”智治水平。

二是创新举措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径。创新建立“公安+执法”协作机制、“环卫+执法”、街路长责任制、“人行道非机动车违停信息查询平台”等管理机制,有效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化、科学化。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实行“马路办公+楼道办公+门前办公”工作模式,充分联合群众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人民与城市相伴成长。设立首个工业园区流动摊贩安置点,创新打造摊主、第三方公司、执法部门“三方共管”模式,有效推动流动摊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截至目前,依托“公安+执法”协作机制查询办案线索80余条,人行道非机动车违停信息查询平台录入电瓶车违停信息5285条,针对工业园区等矛盾突出点位设计规划流动摊安置点位,预计6月前完成点位设置80个。

三是精益求精雕琢城市能级高品质。发挥镇街“4+X”季度考核、美丽县城办作用,聚焦商圈重点路段、商家门前五包等精细问题,通过督考、抄送、通报等形式切实提升城市道路精致度。今年以来,共发放精品城市督查通报8期,交办并整改问题点位500余处。统筹推进文明养犬、户外广告监管“一件事”,目前已完成文明养犬“一件事”领导小组意见征求,共整改加固广告设施190处,拆除安全隐患广告140余处,拆除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规范建筑垃圾处置“一件事”,规范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运营,推进消纳场建设、审批、监管与土地指标转用工作。完成全县首个大型渣土消纳场(熟溪木杓山渣土消纳场)建设并投入运营,对全县6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发现并整改扬尘防治不到位等问题40个,整改率100%。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项工作措施,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武义城市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造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武义。

感谢您们对城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多提宝贵建议意见。

武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23日   

抄送:县府办、人大代表工委、壶山街道人大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