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切糖吗?这口“香脆甜”是许多武义人记忆里的美味,也是过去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单品”。天气渐冷又到了吃切糖的季节!日前,在熟溪街道古岭后村的巧儿高切糖店里,店主陈有好正在制作传统手工切糖。
只见他将一大盆炸好的“米胖”倒入熬制好的糖油中,加入炒过的花生、黑芝麻以及陈皮粉迅速翻炒,各种食材充分混合后,盛出倒入糖匣中,再用麦滚擂压实,按照一定比例切块,香香脆脆甜甜的农家切糖就制作好了。
刚出炉的切糖既有冰糖的甜,又混合着花生芝麻的香,还有陈皮的清新。咬一口,是味蕾的极致享受。
“这个糖我的家人朋友都很喜欢,所以我又来买了。他们有些住在杭州、金华,打电话来说想吃,我就买了帮他们寄过去。”村民卢素娟是店里的老主顾,不仅自己吃,还当起了“代购”,每年天气一冷,就开始给外地的家人朋友寄去家乡的这口“香脆甜”。
“他家的糖吃起来就是不一样,特别香,值得推荐。”当天,顾客廖春女则带了6位同事一起来购买。大家品尝过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这里的切糖之所以受欢迎,一方面得益于对于食材的把控,制作所需的各种食材都是店主亲自采购的,使用的糖为冰糖,相较于白砂糖更加清甜,并沿用柴火灶油炸。
另一方面则是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切糖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制作过程中,糖熬到什么程度、食材的比例……这些都会影响成品的口感。店主陈有好是家族切糖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对传统的制作流程和要点了如指掌,并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如今,除了本村村民外,不少武义城区、永康、杭州等地的人都会来店里购买。这两天,店里每天的销量在一百斤左右。春节前是销售的旺季,不少顾客都是五斤十斤地购买,切糖供不应求,每天销量在三四百斤。
(转载自掌上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