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5-11 15:34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
一、招生对象和计划
2024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缓学申请,报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初中招生入学对象为:2024年小学毕业学生。
2024年计划招收小学一年级新生6045人,初中一年级新生5040人(具体见附件)。
二、招生范围和条件
(一)公办学校
公办小学原则上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招生,城区公办小学按2022年划分的学区组织招生,公办初中学校按原定的学区组织招生。泉溪中学单列计划,与东皋中学统筹招生。
1.城区公办学校报名条件
第一类:户籍在城区学校学区的适龄儿童少年;
第二类:户籍不在城区学校学区范围但家庭在县城拥有不动产(住宅)的适龄儿童少年。
2.农村公办学校报名条件
第一类:户籍在本学区的适龄儿童少年;
第二类:学区外的本县户籍随迁适龄儿童少年,或家庭在武义县域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县外户籍随迁适龄儿童少年;
第三类:父母一方参加我县职工社会保险连续满6个月或持有我县公安机关签发并处于有效期内居住证的县外户籍随迁适龄儿童少年。
(二)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报名条件:具有武义户籍、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县域内具有不动产权证、参加武义社会保险满6个月、持有武义县公安机关签发并处于有效期内居住证四个条件之一的适龄儿童少年,可申请民办学校的入学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家长的指导下参加义务教育学校报名,自愿选择公办或民办学校,不能兼报。户籍迁移时间截止到2024年5月31日。
三、入学办法
继续严格执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一)报名方式和时间
1.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行网上报名,招生入学信息登记、报名、录取、结果公布等全流程均在招生录取平台进行。符合各类学校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由监护人通过浙里办APP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平台报名,报名时按要求准确填写户籍、家庭不动产等信息。
民办学校不得另行组织招生报名,不得自行通过网上预约、信息登记等形式提前进行报名录取。
2.符合城区公办学校“长幼随学”政策的适龄儿童、少年于5月18日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组织审核并按生源类别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结果交基础教育科备案。
3.具体报名和录取时间安排如下:
学校 名称 | 生源类别 | 报名时间 | 录取时间 | |
新纪元 双语学校 | 申请就读民办学校的儿童、少年 | 6月1日-2日 | 6月4日 (电脑派位) | |
城区公 办学校 | 一类生(学区内户籍生) | 6月1日-2日 | 6月7日 | |
二类生(户籍不在城区学校学区范围但家庭在县城拥有不动产〔住宅〕的儿童、少年) | 6月8日-9日 | 6月14日 | ||
农村学校 | 一类生(学区内户籍生) | 6月1日-2日 | 6月7日 | |
二类生(学区外的本县户籍生及家庭在武义县域内拥有房产的适龄儿童、少年) | 6月8日-9日 | 6月14日 | ||
三类生(父母参与积分管理的新市民子女) | 各农村小学 武义五中 东皋中学 泉溪中学 | 6月15日-16日 | 6月19日 | |
民族中学 下杨中学 桃溪中学 建成学校 | 6月24日—25日 | 6月27日 |
6月21日公布农村小学空余学位,第一阶段未被录取的于6月22日-23日到学位空余学校线下报名。6月28日公布农村初中空余学位,第一阶段未被录取的于6月29日-30日到学位空余学校线下报名。
(二)录取顺序及办法
1.城区公办学校按生源类别依次录取,录取顺序如下:
(1)本学区内一类生;
(2)本学区外符合“长幼随学”条件的一类生(长幼均为户籍生);
(3)本学区内符合“长幼随学”条件的二类生;
(4)本学区内二类生;
(5)本学区外同时符合“长幼随学”和城区学校入学条件的儿童、少年。
前一类录取后还有空余学额再录取后一类,同一类满足条件时间长者优先,额满为止;超额部分生源在城区学校统筹调剂录取。
2.农村公办学校按以下顺序录取:
(1)户籍在本学区的适龄儿童、少年;
(2)学区外的本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或家庭在武义县域内购买商品住房的新市民子女;
(3)父母参与我县积分管理的新市民子女。
新市民积分办法按《武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义县新市民量化积分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武政办〔2023〕3号)执行。
各校在核定的招生计划内尽最大可能接受新市民子女的入学申请,并按积分高低顺序录取,学额已满的统筹安排至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就读。
3.民办学校报名人数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数的,核定的招生计划数全部在公证机构的公证下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民办学校不得拒绝经电脑派位确定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未被录取的可以向公办学校报名,公办学校按原生源类别靠后排序录取;已被录取的原则上不能放弃,如有特殊情况经录取学校同意后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学位空余学校入读。
(三)学籍登记
新生在规定时间到相应录取学校报到注册。不按录取学校就读及违反相关规定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登记学籍,一律不予办理学籍迁移。
四、政策性照顾对象入学
符合国家、省、市、县有关政策规定,列入政策性照顾的入学对象,于报名前向县教育局提出入学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认定后统筹安排入学。
(一)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子女入学。按《金华市教育局 金华军分区政治工作处 金华市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意见》(金市教基〔2019〕25号)等教育优待政策予以落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按《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省教育厅转发应急管理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浙应急人事〔2019〕37号)妥善安排。
(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子女入学。按《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华侨华人子女回国就读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的若干意见》(浙教基〔2010〕150号)《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台胞子女就读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的若干意见》(浙教基〔2011〕35号)等政策,享受与本地户籍适龄儿童的同等待遇,在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和家庭自有产权住宅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三)人才子女入学。符合《浙江省人才分类目录》中A、B、C类人才子女及企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按《武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武义县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暂行办法〉》(武政办〔2015〕 109号)等政策予以落实。
(四)特殊儿童少年入学。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关心学区内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情况,落实“一人一案”工作要求,能随班就读的须妥善安排,给予尽可能的照顾;不能随班就读的采取送教上门或动员其父母(法定监护人)送其子女到相应学校入学。
(五)“长幼随学”政策。为支持国家优化生育政策,落实“浙有善育”要求,解决因孩子在不同学校就读带来的接送不便,城区公办学校结合实际,依据生源类别、家长意愿实行义务教育新生“长幼随学”的人性化服务举措。
五、班额规定
严格执行省定班额,小学班额不超过 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