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部门动态
索引号: 13330723MB0R7977XA/2024-270253 发布机构: 武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8-19 11:17

供销好故事丨金华市供销社:土特产印上“金”名片

来源: 县供销联社     发布时间: 2024-08-19 11:17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金华市是农业大市,然而与该“身份”不相符的是,能拿出的名片农产品不多,特色农业如何裂变?金华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农好好”给出了答案。

品牌助农

破“藏深山人未识”困境

走进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三坑口村的雅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海拔1千多米的高山上,生态茶园郁郁葱葱;山下,一排排温室大棚里种植着有机果蔬,玉米、番茄长势喜人。

“通过发展茶叶、果蔬、花木的绿色循环产业,我们实现了种茶、种菜的有机结合。”张华沛是基地的负责人。时下,虽然已过采茶季节,但随着新茶销售进入旺季,他也在农闲之余,忙着帮衬工人将成品茶打包装袋、销往各地。

雅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所在的三坑口村位于大山深处,是距离新宅镇最偏远的一个乡村。因交通不便,导致这里的农业经济一直受阻,外出打工成了村里青壮年讨生活的唯一出路。

2004年,张华沛孤身来到这里开山拓土,从上潘、内三坑等下山脱贫村流转抛荒田近3000亩,其中2147亩被改造为有机茶园,余下种植上了覆盆子、杨梅、西瓜、西红柿等有机农产品。

然而几年经营下来,单纯以生态优势为驱动的农业,相比当下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已显疲态。靠生态起家的张华沛,发现日子没以前好过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机农产品的销路成了问题。”张华沛说,他低估了生鲜农产品的销路之难,“相比于其他农产品,有机菜可真不好卖。”

2022年,在雅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再次迎来农产品的挂果时,张华沛和“金农好好”几位负责人相遇了。当时“金农好好”几位负责人在寻找合作基地,了解到“雅绿”的现状后,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直供协议,他们希望将武义大山里种出来的生态农产品用区域公用品牌的方式面向公众。

确保了有机农产品的销路后,张华沛也切实感受到了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业增收的红利。尤其是年初的一场大雪,令他印象深刻。“今年1月,大雪压塌了我们二十多个蔬菜大棚,也是‘金农好好’携手‘供富大篷车’到源头直采,8万多斤萝卜不到一周就全部售罄。” 张华沛说,如今,这里的有机农产品搭上“金农好好”的快车,不仅送进了金华本地居民的家中,还受到了许多来自其他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很多有机农产品刚上市就被订购一空。

“有了‘金农好好’作支撑,我们只需专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现在,地里有人在,生产管理也能跟进了,基地光是发村民工资每年就要100多万元。”张华沛笑着说,随着销量的稳定增长,眼下,他正为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做准备。

从“深山人未识”到“城里餐桌上”,近年来,金华市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全力打造“金农好好”区域公用品牌,帮扶授权企业、中小农户打开中高端市场,提升区域内产品竞争力,打造以区域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产业生态圈。

截至目前,“金农好好”带动农户销售各类土特产80吨,实现营收1210万元。

品牌强农

解“酒香也怕巷子深”难题

兰溪枇杷、杨梅、金东蜜梨、源东蟠桃……地域性、季节性,品类多、主体多是金华农产品的特点。如何将类目众多的特色优势产业做深、做大、做响?

抱团出击,叫响区域品牌,是做好农产品文章的关键路径。

武义大曲,是武义县域品牌代表,素有“江南小茅台”之称,曾是几代武义人的骄傲,是武义人记忆中抹不去的“家乡味道”。然而,2001年,武义国营酒厂在企业改制中,更名为武义新发宝酒业有限公司,具有独特武义风味的浓香型大曲酒酿制工艺得以延续。

为了重新打响“武义大曲”品牌,我们连续多年组织品鉴活动,甚至还跑到温州投了硬广,为宣传品牌做了不少努力,但依旧面临“酒香,牌子不香”的窘境,新发宝酒业运营负责人蒋卫明说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货好也得会吆喝。

“我们是搞技术出身的,若问怎么保证大曲的品质我们在行,但做品牌就不是我们的强项了。”蒋卫明说,区域公用品牌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对于“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农产品品牌而言,有了政府背书,依托专业的团队才能真正把金字招牌打出去。

2019年,“武义大曲”与“金农好好”签约,摆脱传统的经销商模式的武义大曲除了摆上“金农好好”门店货架,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类展会和活动现场。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金华特色伴手礼评测活动上,在“金农好好”的加持下,武义大曲同一众金华地理标志产品组团亮相,尽展“武义大曲150多年历史文化”的悠久酒文化。

“品牌名气的打响,能助力农产品产业兴起。”蒋卫明说,依托区域公用品牌,不仅叫响了武义大曲名号,带动产业发展,同时,也在产销对接、品牌打造、附加值提升等重要环节上,让农产品更具价值。

富民增收

品牌“蝶变”赢得客自来

区域公用品牌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的农产品、手工艺品,是因为它既能表明产地来源,同时也是品质的保证。作为区域公共品牌,事关地方形象声誉,要运维好这一“金字招牌”,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都是关键。为此,“金农好好”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首先是做好品牌建设。2020年以来,“金农好好”完成45个全类别商标注册,按照“三品一标”的标准,每年针对农特产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同时,根据市场的接受度、储存运输、销售潜力等选择爆款,升级包装,通过广告宣传、推介活动等形式,有效制定营销组合,提高知名度。

“加入‘金农好好’,既让消费者买得放心,更让种植户们尝到了‘品牌农业’的甜头。”夏红勇是“金农好好”的签约商户,也是受益者,他经营的红美人基地裕州家庭农场一直紧跟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做强品牌效应。目前“金农好好”品牌产品已进入当地市政府食堂、银行、酒店及社区便民中心,并在金华下属各区县(市)开设连锁店。以天猫原产地官方旗舰店、抖音小店为主,形成品牌线上线下主力渠道。此外,“金农好好”定期举办或参加的各级展会活动,发动授权企业一起参与,共同形成品牌效应。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金农好好·品茶节”系列活动上,“金农好好”通过国风游园茶会,将茶叶与国潮文化结合,吸引了一大批汉服、茶饮、非遗等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活动当天,吸引人流3000人次以上,成交额达110万元。

“5年来,‘金农好好’已经产生了‘头雁’效应,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品牌新一轮建设行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要精于品质,始于品牌,终于口碑”。“金农好好”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金农好好”品牌已授权214家企业使用,涵盖果蔬生鲜、茶叶、禽蛋、菌菇、中药材等初级农产品,乳、肉制品、休闲食品以及金华特色的火腿、酥饼等加工类农产品,已累计实现销售额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