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66X0/2024-269518 | 发布机构: | 俞源乡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8-09 15:14 |
各行政村、乡属单位:
现将《俞源乡第3号台风“格美”防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俞源乡第3号台风“格美”防御工作方案》
、
武义县俞源乡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4日
俞源乡第3号台风“格美”防御工作方案
为了科学、高效、有序的应对第3号台风“格美”,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武义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武义县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防台理念,按照“四个提级”“四个最”和早动快动整体动要求,树牢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聚焦防汛防台八个重点风险领域,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从严从紧从实抓好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坚决打好打赢台风“格美”防御应对大仗硬仗。
二、基本概况
俞源乡位于武义县中部偏西,乡政府驻俞源村距县政府驻地城区20km,面积64.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450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2-9月,其中3-4月多春雨,5-6月为梅雨,7-9月常有台风活动。俞源乡下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10908人。境内河流属钱江水系,山溪涧流,有数条小溪。乌溪(樊溪)自西南东斜穿全境,经王宅汇入熟溪,有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245万立方米。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1030千瓦。
全乡有水库、山塘69座,其中蓄水量10万m3以上7座,有小(一)型水库1座(双源口),有小(二)型水库6座(黄家里、大丘拢、寺拢、回拢、坞阴坑、水拢),1-10万m3山塘24座。
(一)地质灾害风险。全乡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个、前期持续晴热高温,山体土壤疏松,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风险高。
(二)山洪灾害风险。全乡有3个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落(俞源村、凡岭脚村、吴宅村马卜自然村)。因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引发山洪灾害的风险极高,特别是要防范因行洪通道被树木等杂物堵塞后水位突然抬升造成人员伤亡。
(三)山塘水库河网风险。全乡重要山塘21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共7座,1座病险山塘还在整治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须空库运行。
(四)交通安全风险。受前期强降雨影响,部分公路沿线高边坡、高挡墙、高路堤等部位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沉陷坍塌等风险隐患造成交通阻断和人员伤亡。
(五)安全生产风险。受大风大雨影响,危化品、高温熔融金属、矿山、尾矿库等企业因断电、内涝引发次生安全事故的风险。高温熔融金属遇水容易产生爆炸;危化品企业可能因内涝导致仓库内剧毒化学品流失、遇水易反应化学品发生火灾爆炸,大风容易导致户外高处作业人员坠落、高大设备设施倒塌等。
(六)旅游安全风险。全暴雨天气以及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对涉山涉水A级景区、等级民宿、农家乐带来安全隐患和风险,威胁景区设施和游客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根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按照八个重点风险领域分层分类分级管控要求,结合第 3号台风“格美”动态研判,分阶段管控各类风险。
阶段 | 风险问题清单 | 主要任务和措施 | 职责分工 | 责任人 |
防台风应急响应 | 小流域 山洪灾害 |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滚动做好监测预报预警,落实叫应机制,及时转移危险区人员,确保安全。 | 乡农办、 应消站 | 周毅、黄鑫浦、刘建峰 |
加强分析研判,加密监测预报,及时向有关镇村发布预警信息,并按规定落实高等级预警“叫应”机制。 | 乡农办、 应消站 | 周毅、黄鑫浦、刘建峰 | ||
各村加派人手,加密山区河道、易灾点位巡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山洪危险区和台风影响区流动人 口、山区道路管控,确保安全。严格落实“三必须”,提前果断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加强转移人员管控,杜绝“漏管”“脱管”现象,严防人员擅自回流。 | 行政村 | 各村第一书记、村书记 | ||
水库山塘 | 1.加密巡查检查,发现险情或隐患,及时处置。 2.小型水库、山塘尽快降低水位。 3.根据气象预报,强降雨区的中型水库加大预泄,腾库迎洪。 | 乡农办、 行政村 | 周毅、黄鑫浦、何易骋、各村第一书记、村书记 | |
在建工程 | 加强对穿(破)堤、拦河围堰的巡查检查,确保形象面貌满足度汛设计要求;对巡查检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处置,确保在建工程形成安全封闭圈。 | 应消站 | 金亚楠、孙梦瑶 | |
地质灾害隐患点 | 1.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切坡建房点、治理工程点排查巡查 2.暂停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3.提前撤离地质灾害隐患受威胁人员、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施工人员和受影响的老弱病残人员。 | 乡资规所、 行政村 | 施侃睿、徐淇嘉、各村第一书记、村书记 | |
交通运输风险 | 1.加密巡查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置报告。 2.进一步优化风险管控规则,对 8 大类 24 项风险实行分级分类管控,重点关注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风险。 3.加强值班值守。24 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确保遇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及时处置。 | 乡应消站、 行政村 | 施侃睿、巫月成、各村第一书记、村书记 | |
安全生产风险 | 查生产装置运行条件,确保涉高温、高压工艺装置应对内涝、失电等突发情况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查设备设施防风条件,确保高大设备设施防风加固措施到位,设备管线保温层和警示牌紧固,滨水的围墙等建构筑稳固;查企业排水条件,确保厂区雨水排放系统、泄洪排涝设施完好,涵洞、排水口等通畅;查物流管控措施,确保应急响应期间原料供应和产品库容满足要求;查应急准备,确保发电机、排水泵、沙袋等应急物资储备充足,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到位,企业应急力量准备到位。 | 乡应消站 | 施侃睿、金亚楠、孙梦瑶、刘建峰 | |
旅游安全风险 | 涉山涉水等含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旅游景区、涉山涉水等级民宿密切关注台风动态,组织动员经营主体对安全隐患和可能险情进行全面排查并整改。视情关停风险区域内的高风险性旅游项目、旅游景区、等级民宿;全力做好组织撤离、疏散游客等准备工作,视情组织游客撤离。 | 应消站 | 金亚楠、蓝若琦 | |
农业农村领域风险 | 根据县气象局、县资规局、县水务局等部门发布的的预警预报,按照县防指作出的应急响应等级要求,动态分析农家乐、养殖场、农业设施等安全隐患风险,指导全乡农业农村领域分级分阶段做好防灾救灾工作 | 乡农办 | 潘佳、黄鑫浦、何易骋、 |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指挥体系
乡人民政府依法设立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乡防指),并下设办公室(简称防指办),各行政村等基层组织及重要企事业单位建立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如遇人员调整,以调整后人员自然接替。
(二)乡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
指 挥:戴军武(乡党委书记)、杨子江(乡长)
常务副指挥:施侃睿(常务副乡长)
副 指 挥: 张正茂、陈璐、周毅、潘佳、金亚楠
防指办主任:周毅(党委委员)
乡防指下设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三个应急组。
1.监测预警组
组长:周毅
组员:黄鑫浦、刘建峰、徐淇嘉、俞鑫、各村主任
负责建立本辖区监测预警网络,接收上级防指及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发送的有关洪涝台旱预警信息,掌握辖区内有关洪涝台旱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每个村确定专人定时、定点监测,及时向乡防指提供有关防汛数据与信息,如遇紧急情况同时报告区防指。
2.人员转移组
组长:张正茂
组员:何华蓝、范武君、徐宇、孙梦瑶、黄熠晨、徐祺嘉、傅子义、各村干部
负责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及预警通知,督促指导各村按预案将群众一个不漏地转移到安全地点避灾,转移时,按先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少儿妇女,后转移一般人员的原则进行。必要时要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后群众财产的清点和保护。
3.抢险救援组
组长:施侃睿
组员:范武君、徐宇、傅旸、巫月成、张杰勋、乡消防站、乡应急救援队、挖掘机1台(吴宅村,联系电话661957)
负责辖区内的第3号台风“格美”灾害的抢险救灾。
(三)乡防指职责
1.负责本辖区洪涝台旱灾害的抢险救灾避险和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2.组织开展本辖区洪涝台旱灾害隐患点检查,落实安全措施。
3.掌握本辖区内沿河低洼易涝区、病险水库山塘、薄弱堤段和危旧房及地质灾害点等洪涝台旱灾害隐患。
4.编制并修订防汛防台抗旱预案。
5.按规定储备防汛防台抗旱物资。
6.落实避灾场所,组织群众安全避灾转移。
7.每年组织开展防汛防台抗旱知识宣传、演练和培训。
8.统计上报灾情。
9.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四)乡防指办职责
1.负责防指日常工作,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防汛防台抗旱政策法规和指令。
2.负责乡和各村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具体工作。
3.协调联络有关成员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织开展防汛防汛防台抗旱安全检查,督促各行政村及有关防汛网格责任单位落实防汛防台抗旱安全措施,及时整改洪涝台旱灾害安全隐患。
4.做好汛期防汛值班工作,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和信息,及时发布防汛抗旱预警信息。
5.收到上级防指、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后,要及时将信息传递到各相关网格责任人。
6.负责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和调用,对辖区内的大型抢险救援机械设备进行登记造册。
7.负责洪涝台旱灾害统计、核查、上报和总结。
8.做好防指及上级交办其他工作。
(五)村应急管理工作小组职责
1.负责本村洪涝台旱灾害抢险救灾避险工作。
2.协助修订村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开展防汛抗旱知识宣传和演练。
3.做好洪涝台旱巡查应急值班工作,及时发布洪涝台旱预警信息,组织群众避险转移。
4.管理、调用防汛抗旱应急物资。
5.协助统计灾情,发放救灾物资。
6.做好上级防指交办的其他防汛工作。
五、事件分级与应急响应
按照洪涝台旱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洪涝台旱应急事件分为一般(Ⅱ级)和重大(Ⅰ级)二级。
(一) 事件分级
1.一般(Ⅱ级)事件
出现或预报以下情况之一者,为一般(Ⅱ级)事件:
(1)单站降雨量1小时达30毫米,或3小时 50毫米,或24小时80毫米时,且降雨还将持续。
(2)境内的河流发生小流域洪水(山洪),沿江村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黄线),且水位仍在上涨。
(3)水利工程发生一般险情。
(4)市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且台风或强热带风暴将明显影响本区域。
(5)降雨偏少,水库山塘、江河蓄水持续减少,因旱饮水困难人畜饮水困难百分率达10~40%或辖区内作物受旱面积达20~50%。
2重大(Ⅰ级)事件
出现或预报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大(Ⅰ级)事件:
(1)单站降雨量1小时达50毫米,或3小时80毫米,或24小时100毫米时,且降雨还将持续。
(2)境内的河流发生小流域洪水(山洪),沿江村庄水位超过危急水位(红线),且水位仍在上涨。
(3)水利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影响工程安全)。
(4)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且台风或强热带风暴将严重影响本区域。
(5)降雨偏少,水库山塘、江河蓄水持续减少,因旱饮水困难人畜饮水困难百分率40%以上或辖区内作物受旱面积50%以上。
(二)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洪涝台旱灾害一般(Ⅱ级)、重大(Ⅰ级)的分级,启动相应的防汛应急响应。
1.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1.1暴雨台风灾害处置措施
(1)乡防指副指挥到岗,防指成员和防汛网格责任人进岗到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汛防台工作。
(2)加强辖区内山塘水库、堤防、低洼易涝区等防汛防台隐患区域的巡查。
(3)落实高空构筑物、广告牌、农作物大棚等防风措施。
(4)危险区域内人员做好转移准备。
(5)集结队伍,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6)全面掌握辖区内的防汛防台动态信息,并及时上报。 1.2江河洪水处置措施
(1)防汛相关责任人进岗到位,沿江村庄全面做好防洪准备工作。
(2)加强江河沿岸、堤防和沿江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防御区域的巡查。
(3)抢险队伍集结待命,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4)沿江低洼易涝地带的人员和重要物资做好转移准备。
(5)掌握江河水位上涨趋势,研判可能出现的险情灾情。
1.3水利工程险情处置措施
(1)巡查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向村应急管理负责人报告,同时向镇防指办报告。
(2)村管理负责人立即到现场查看,确认险情后立即向镇防指报告。
(3)乡防指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向上级水务、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做好抢险和人员转移准备;
(4)加强巡查观测,根据险情落实相应的处置措施。
1.4干旱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1)加强水源调度和用水管理。
(2)采取开源节流、限制用水、应急送水、跨区域引调水等措施。
2.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2.1暴雨台风灾害处置措施
(1)乡防指指挥到岗,防指成员和防汛网格责任人全部进岗到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防汛防台工作。
(2)全面开展辖区内山塘水库、堤防、低洼易涝区、危旧房和地质灾害点等防汛防台隐患区域的专人蹲点巡查。
(3)落实高空构筑物、广告牌、农作物大棚等防风措施。
(4)立即转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
(5)抢险队伍集结待命,抢险物资调运到位。
(6)全面掌握辖区内的防汛防台动态信息,并及时上报。
2.2江河洪水处置措施
(1)乡防指指挥到岗,防指成员和沿江各村防汛网格责任人全部进岗到位,镇防指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指挥抗洪。
(2)全面开展江河沿岸、堤防和沿江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防御区域的专人蹲点巡查,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3)抢险队伍集结待命,抢险物资调运到位。
(4)根据江河水位和险情发展情况,沿江低洼易涝地带的人员和重要物资实施转移。
(5)全面掌握江河水位上涨趋势和险情灾情,并及时上报。
2.3水利工程险情处置措施
(1)出现重大险情后,立即向县防指和水务局报告。
(2)迅速组织抢险队伍携带物资器械赶赴现场投入抢险。
(3)向下游受威胁的村庄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避险,在险情解除前,转移人员不得返回。
(4)险情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县防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