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627P/2024-270981 | 发布机构: | 县府办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9-15 15:24 |
暑期来临。日前,在新宅镇岭上文化园,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武义县新宅镇社工站拉开帷幕。武义婺州窑非遗传承人鲍康武以“婺韵童心·窑梦启航”为主题,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一场精彩的婺州窑手绘课,探寻婺州窑火的千年古韵。
“婺州窑是中国古代最早生产青瓷的名窑之一。历经2700多年的传承,从几近湮没到复活,靠的是一代代手艺人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活动中,鲍康武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武义婺州窑的发展史,带领大家沉浸式感受千年窑火的现代传承。
“孩子们,现在让我们试着在陶瓷盘上,画出竹子的模样。记住一定要根据竹子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创作。”手绘环节,鲍老师为孩子们分发窑瓷成品和画笔工具,指导大家在盘中画上竹子图案。大家小心翼翼地用毛笔蘸上水墨,尝试着将脑海中竹子的形象绘入盘中。看着一幅幅成品呈现眼前,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对孩子们而言,“婺韵童心·窑梦启航”是一次有意思的实践活动;而对新宅镇来说,则是对文化传承的一次创新尝试。作为我县非遗婺州窑烧制技艺传承人之一的鲍康武,曾师从陈新华、邵文礼等技艺大师。他告诉记者,一年前,自己把工作室搬进了岭上文化园,只为进一步发掘利用当地丰富的瓷土资源,把它们转化为“文化财富”,为推动婺州窑与新宅本土农业文化实现跨界融合、探索文化传承和文旅融合新路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废弃校舍”到“文艺打卡胜地”,新宅镇岭上文化园已然成为当地重要的乡村历史文化载体,在传承乡村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全省首家集聚性乡村博物馆,岭上文化园依托新宅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先后建立了蔡一鸣抗日事迹展示馆、竹编文化展示馆、山村老报馆、民俗家居馆、乡村书画馆和泥水画馆等六个乡村特色博物馆。新宅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刘玉表示,截至目前,岭上文化园共接待来自周边县市研学团队达2万余人次。
近年来,新宅镇紧紧依托“岭上文化园”金字招牌,大力发展集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等为一体的研学项目,不断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农事体验、共富茶园、共富田园等新型业态发展,开辟农文旅产业和合共生发展新路径。如今,该镇以岭上文化园为“主阵地”,将精品民宿、农旅观光、文化旅游节等多个文旅元素串点成线,让文艺之花在“岭上之上”遍地开花,绘成一幅生态与农文旅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