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MB1646970A/2025-274840 | 发布机构: | 武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17 16:47 |
2024年,武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上级工作部署,坚持以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努力破解难题,退役军人工作稳步向前。
一、2024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突出优先优待,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优化基层服务体系。推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提质扩面,完成熟溪、壶山等4家省级标杆型服务站建设,完成花田美地非公企业服务站建设。探索打造服务站融合发展新模式,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与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融合率达80%以上。二是高效落实优抚政策。2024年累计发放优抚对象和60农退人员32735人次,补助经费1759.22万元,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完成率达100%,圆满完成2批次89名重点优抚对象的省级、县级短疗活动。同时,积极争取加分事项,成功承办全省优抚褒扬纪念业务培训会议。三是全面深化权益维护。建立退役军人权益代办机制,确保合法权益有所保障,推动诉求、矛盾及时就地化解。2024年来访人次同比下降30.3%,无诉求类来访,未发生到市赴省进京问题,无涉退人员集聚和网上舆情事件。
(二)广泛凝聚力量,扩大拥军朋友圈
一是做强创业就业支撑。发挥企业、金融机构等拥军力量,持续擦亮创业就业帮扶亮点品牌。新增仙客岭、桂族湾、稠州银行3家创业就业基地,同时,联合农商行、泰隆银行等机构推出拥军贷款,为退役军人创业致富注入金融活水,共发放拥军贷款400余户,共计1.4亿余元。二是持续拓宽优待范围。整合发挥各方面拥军力量,拓宽退役军人景区门票优惠、公交出行优惠、停车优惠、通讯套餐优惠等优待事项范围,并创新推出退役军人免场地租金、月度就业补贴、优先推荐岗位等特色服务。三是不断充实社会化力量。完成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换届工作,进一步强化“武川老兵”服务品牌建设,完善老班长帮帮团等六支队伍组织架构。不断创新工作形式,相继开展“老班长结对帮扶”“退役士兵返乡接站”等活动,全年共帮扶慰问200余人次,发放慰问物资10余万余元。
(三)强化褒扬激励,浓厚双拥氛围
一是推动正面宣传覆盖。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夯实思想根基、强化正面引领的重要途径,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平台,推出武义发布《身边的戎光》专栏,讲好先进典型故事,提高全社会爱党拥军热情。二是提质红色共建阵地。为进一步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投资630万元开展烈士纪念馆改建提升项目,其中省补资金525.63万元,目前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同时,落实“国防教育副校长”制度,选聘一批作风优良的现役及退役军人兼任全县44所中小学国防教育副校长,进一步建强国防教育阵地。三是力促拥军蔚然成风。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送立功喜报等活动,2024年共送达二等功喜报1份、三等功喜报22份。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点期间,由县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金驻武部队及优抚对象,共为10支部队官兵送去慰问物资85万元,走访慰问9733人次,发放慰问物资306.81万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崇军氛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褒扬氛围更浓厚。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原则,启动烈士集中安葬墓区建设项目,项目拟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预留烈士墓穴100穴。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及方案设计工作,正全力争取省厅财政资金支持,计划年内完成项目建设。
(二)着力推行安置改革,移交安置更安心。科学制定安置计划,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移交接收计划和年度安置任务。持续优化选岗模式,响应省厅移交安置数字化改革号召,开展退役军人移交安置网上选岗工作,努力构建省市县纵横联动、全程监控的安置工作新格局。
(三)着力强化服务体系,服务保障更有力。稳步推进乡镇基层服务站与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等融合共建,争取村(社)服务站与基层组织融合率达 60%。持续开展“新时代枫桥式”服务站创建工作,力争300 人以上村(社)服务站全覆盖。继续开展省级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通过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标杆样板,促进“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从“有”到“优”。
(四)着力提升数字化水平,服务管理更高效。针对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不集中、查询不便捷等难题,计划投资开展退役军人档案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放、无纸化调阅、“一站式”查询,为退役军人优待抚恤、权益维护等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撑,切实提高退役军人人事变动、工龄认定等事项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