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纳百川、“琴”怀四海。桐琴镇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探索村社发展新路径,持续为打造都市范山水韵现代化活力新武义贡献桐琴力量。
为展示全镇21个村(社)在组织建设、城乡风貌、强村富民、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的所思所为,现推出“【展作为 显担当 亮特色 看发展】桐琴镇: 村社共绘‘桐’心圆”专栏,展现先锋桐琴守正创新、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铁军风姿。
01#
桐琴社区
党建引领
桐琴社区抓党建凝合力、促服务聚民心、强组织促自治,把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送入了家家户户。
增强“邻聚力”
融心聚力,党建引领凝民心
桐琴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的“核心”和“龙头”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干部底线意识,常态化开展方针政策宣讲、急难愁盼调研、民生实事征集等活动,把组织的资源与群众的需求串联起来。同时,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优秀居民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融洽邻里,一线服务暖民心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增了妇女儿童服务驿站、“琴妈厨房”共富工坊、老年活动室、文化长廊等功能室,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场所。同时,桐琴社区围绕“桐琴有爱·情同一家”党建品牌,提供民生保障、养老敬老、就业帮扶等服务。御琴湾小区获评市级三星小区。
融网进格,社区治理安民心
社区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社区治理关乎百姓生活。桐琴社区秉承“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走进群众中”的工作理念,开展敲门行动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24年桐琴社区所辖各小区共处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130多件,化解成功率达92%。
幸福“零距离”
02#
丁兴村
欣欣向荣
定为天干,代表合并的四个自然村;兴是目标,指代人丁兴旺、村庄繁荣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丁兴村凝心聚力,取得风貌兴、文化兴、经济兴的可喜成效。
风貌兴
2024年以来,丁兴村锚定“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目标,大抓基建、狠抓村貌,推动村庄旧貌换新颜。以“上级补助+集体出资”的方式,投入316万元,顺利完成兰山、上仓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硬化上仓区块环村道路和新区道路,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坟头屋水库修缮工程顺利完工,惠及良田灌溉近百亩。
文化兴
丁兴村以“党建+文化”的模式,依托朱若功故居,筹资金、拆危房、编婺剧,成功打造朱若功廉政文化展示馆。坚持做强展览馆“硬件”和做优婺剧《清官朱若功》“软件”双轮驱动,弘扬朱若功清廉为官、躬身为民的高尚品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赋能党建服务阵地。获评“省级乡村博物馆”荣誉。
经济兴
丁兴村依托资源优势,以“冬忙”代替“冬闲”,采取“错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每年12月份“催芽”的生姜在来年4月份即可收获上市,每亩净收益可达1.5万元。目前,建设生姜、枇杷和橘子等温室大棚87亩,切实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活力。
03#
善教村
文化传承
以文化人,以文育村
善
德
礼
教
善教村建村已有700多年,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一出好戏 让村庄旺起来
善教村以其独特的婺剧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本土传统活动而闻名,不仅是金华市婺剧特色村,也是浙江省文化示范村。金华电视台栏目组曾特地来村文化礼堂拍摄《天女散花》婺剧选段。近年来,善教村改造民俗文化馆、绘制婺剧文化墙、组织戏迷交流会,让文化传承有特色、有温度、有品质。
干群一心 让村庄富起来
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党员干部凝聚力增强,并村并心谋发展,村民认可度进一步提高。账务清晰、收支明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渐增加。村党支部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努力探索,稳步推进村级事务中心项目,积极谋划高品质农家乐、高品质民宿,致力于实现村民“家门口”增收致富。
焕然一新 让村庄美起来
晨光初照,善教村村民们沿着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轻松出行;夜幕降临,一盏盏节能路灯如同守护者般照亮了回家的路。曾经困扰村民的雨季积水问题,如今因完善的排水系统而得到有效解决。善教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面貌,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