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西联:一朵荷、一片叶撬动研学经济

来源: 党政综合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7-08 10:12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小暑时节武义西联,荷香漫过栈道,箬叶舒展新绿。今天,一场以“荷”乐无穷“粽”享清凉为主题的绿色生态研学之旅正式开启,当天110名学生在“采摘、手作、观察、体验”中收获成长,而西联乡更通过“研学+”模式,串起农文旅等多元产业,为村集体和村民打开增收新通道。

据了解,今年6月以来,西联乡联合共青团武义县委、武义青少年宫依托“宣莲发源地”“箬叶之乡”等生态标签,将荷田、箬叶基地、下山脱贫纪念馆等节点串联成“移动课堂”,打造“采摘—手作—科普—非遗”四位一体研学路线。

在西联乡入城口的荷田栈道,粉荷与少年的笑脸相映成趣。“这里是宣莲发源地,我们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叶、根、花,讲解宣莲种植历史。”武义县西联乡农创客潘亮波说,随着研学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回家讲宣莲故事,宣莲文化的知晓度不断提升,合作社的宣莲产品量也会随之增长。

不远处的箬叶育苗基地里,学生们正弯腰采摘粽叶。基地负责人邹勇平向学生们介绍箬叶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知识。近年来,西联乡大力发展箬叶产业,通过研学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箬叶的价值,吸引了潜在消费者,同时也为箬叶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带动了村民参与箬叶种植、采摘及后续加工的积极性,增加了村民收入。

在参观下山脱贫纪念馆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马口村下山脱贫的历程,感受乡村发展的巨大变化。

在粽艺手作环节,学生们从洗叶、调馅到裹粽、绑绳,亲身体验粽子文化,包出属于自己的“自然风味粽”。

学生们还观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殿下畈木偶戏表演,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学生们还打卡牛头山标本植物馆,在这里观察珍稀植物标本,聆听自然科普课,解锁 “植物活字典” 的奥秘。

“研学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产业升级的引擎。”西联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西联乡深耕乡村研学市场,持续探索“农创客+村集体+村民”合作模式,通过差异化课程开发和特色资源整合,形成了特色研学品牌,打开了乡村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