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田乡瓦窑头村的田野间,4亩葫芦田郁郁葱葱,藤蔓间悬挂的葫芦随风轻摆,成为一道独特的田园风景。这些看似普通的葫芦,却成为了艺术研学与村庄致富的载体。“耕心艺术山庄”以葫芦为媒,在绿水青山间书写“艺术赋能乡村”的新画卷。
瓦窑头村坐落于县城东南约20公里处,四周群山环抱,竹林翠绿如海,远离尘嚣与工业污染,是浙江省善治示范村和金华市第三批艺术乡建特色村。作为浙江师范大学与大田乡20余年帮扶结对的成果,耕心艺术山庄既是“浙师大新农人学院”实践基地,也是“中国写生会武义分会”驻地。集培训、团建、食宿功能于一体的院落里,书画笔墨与田园气息交融,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在这里源源不断。
作为山庄艺术培训课程的材料,这些葫芦承载着独特的研学价值。葫芦雕刻课程受众广泛,无论是对艺术满怀好奇的中小学生,还是怀揣兴趣的成年人,都能在此参与其中。在专业指导下,大家拿起工具,将这份乡土物产巧妙转化为精美的艺术作品,让田园体验与艺术创作实现深度融合。这种“从田间到指尖”的特色课程,正是山庄以“艺术+”激活村庄资源的生动实践。
依托优秀的师资与课程研发能力,山庄构建起多元艺术生态:书画创作课上,师生以竹林山水为蓝本写生;非遗插花课上,山间野花与陶瓶碰撞出乡土美学。山庄不仅为青少年定制研学套餐,还承接企业团建、艺术展览等活动,让艺术体验覆盖全年龄段。
如今,瓦窑头村的葫芦正在藤蔓上生长,葫芦虽小,却能以独特的文化符号,书写“艺术乡建”的“福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