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永波率队来武调研。他强调,武义作为“后陈经验”的发源地,要在前期经验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源头治理文章,完善矛盾兜底机制,不断发挥矛调中心牵引矛盾、调解矛盾作用,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信访不出县”。县委书记姚激扬,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李唯,县政协副主席董三军等陪同调研。
蔡永波一行首先来到白洋街道后陈村,详细了解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由“治村之计”到“治国之策”的发展过程,并就基层社会治理、民情民访代办等进行调研。当听到武义通过“村级自治、镇级共治、县级终治”三级矛盾化解体系,自我加压推进“矛盾不上交、信访不出县”,并在全市信访工作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时,蔡永波十分高兴。“说明我们‘后陈经验’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说,武义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兜底保障有回应评判,既有效解决问题,又能让老百姓感到公平,要好好总结、继续深化这一做法,力争创出更多好经验。
“现在窗口一天有多少接访量?”“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的机制是否落到实处?”在武义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蔡永波详细了解该中心“一站式”受理服务、特色调解服务团队建设等情况,点赞了县矛调中心的创新做法、务实作风和调解成效,勉励该中心进一步做好系统联动,让老百姓表达诉求更方便有保障。随后,蔡永波还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委书记姚激扬关于武义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相关探索的汇报。按照“分级负责、系统治理”的原则,武义县乡村三级通过源头治理机制、及时调解机制、回应评判机制、代访代办机制,形成了一级扣一级、系统整体推进的工作闭环。蔡永波指出,武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经济特色鲜明,社会治理基础良好。特别是武义县以深化“后陈经验”为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社会治理有思路有实践有升级,值得充分肯定。下一步,要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对了解民情、沟通民意、接触民生的重要作用,通过“信访打头、重在调解、诉讼断后”的调解机制,不断发挥矛调中心对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的牵引作用,主动请进来、迎上去、真调解、上门办,充分发挥有形平台、无形网格的作用,以兜底化解的姿态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点站,为武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在武调研期间,蔡永波一行还来到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调研科技型企业经营运行情况,强调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让农民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不断提升农民干事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